雖然「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服務可令消費者輕鬆購物,但隨著受歡迎程度提升和幾乎無處不在,公眾對陷入債務漩渦的隱憂也愈來愈備受關注。
截至2018至2019年底,澳洲有超過610萬個「先買後付」的活躍帳戶,單單同年購買商品的價值已達到56億元。然而,亦有人擔心同時使用多筆先買後付款項會令債務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陷入財務困境。
要點:
- 目前先買後付服務不受澳洲監管,如果出現問題,消費者的保障權益不多
- 根據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的報告,有21%消費者曾在過去12個月內遲交款項,而導致逾期罰款。
- 超過一半消費者同時擁有多筆先買後付款項
什麼是「先買後付」?
「先買後付」是一種新消費模式,消費者可以透過免息分期付款來購物。正當其他消費金融產品的需求愈趨平穩,這些新消費服務近年愈來愈受歡迎。
澳洲有多間公司提供先買後付服務,購物金額高達3萬元,還款期由幾星期至5年不等。
對消費者來說,雖然零利息分期付款是一個很吸引的旅選擇,然而一旦錯過還款,將會招致昂貴罰款。
根據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 Commission),2018至2019年有兩成一消費者遲交款項,而導致逾期罰款。而同期的罰款金額共達到超過4300萬元。
目前先買後付仍未受澳洲當局監管,因此這意味著對消費者的保障非常有限。雖然其他信貸產品受放貸條款及負責任貸款法例約束,但先買後付服務仍然有待監管。-財務輔導員Deb Shroot
「債券漩渦」
先買後付的運作模式,令消費者很容易在沒有考慮個人整體財政狀況下,不自覺地連環衝動購物。
多筆購物可能令消費者難以跟進還款,導致遲交欠費而被罰款。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事項是是否適合借貸買樓或買車。
澳洲金融諮詢公司行政總裁Fiona Guthrie表示:「正如任何債務,如果你不還款,很可能會影響你的信用分,因為你不還款,所以公司決定在信貸資料庫記錄違約,這樣會影響你的信用分。」
雖然並非所有先買後付的供應商均使用信貸資料庫,但如果同時擁有多筆先買後付款項或其他貸款,他們可能會因為還款能力有限,而被拒絕批核房屋或汽車貸款。
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的報告亦發現,錯過還款的消費者中,有五份之一需節衣縮食,甚至連必需品也負擔不起,包括膳食和交租金。
全國債務支援熱線(National Debt Helpline)的財務輔導員羅森(Kristy Robson)表示:「我們訪問了一些人,他們因為欠下多筆先買後付賬單,連租金也交不起,甚至連買食物的錢也沒有。」
「他們用先買後付的方法來購買生活必需品,但卻陷入債務的漩渦中。」
羅森建議消費者只同時用先買後付方式購買一至兩款產品,並且定期還款,避免遲交罰款。
如果你在管理債務遇上困難,請致電全國債務支援熱線1800 007 007。
欲知更多資料,請瀏覽政府的Money Smart網頁。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