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納士大學的華裔學者張耀中博士說,“很多消息從中國來,但(要說)中國做媒體操控,沒有辦法有很足夠的證據。” 他研究了社交媒體在台灣選舉中的影響,彊調讓民眾具備分辨信息的能力比深究中國是否滲透更重要。
王立彊事件持續髮酵,他在《60分鐘》節目中提到自己曾深入台灣,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影響了2018年的台灣“九合一”選舉,且有計劃再度左右明年1月的台灣總統選舉。
有關王立彊的指控及其身份,澳大利亞聯邦經常本週早些時候稱正在展開調查中。
社交媒體在台灣選舉中已經或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在台灣選舉中操控了媒體嗎?
蒙納士大學犯罪學高級講師張耀中(Lennon Chang)博士認為,目前網絡上的一些傳播現象與其稱為“假新聞(Fake news )”,倒不如說是“資訊操作(information operation)”更為準確,“不一定是虛假的信息,透過信息操作而廣泛傳達某一個角度的信息,跟新聞內容有很大差異”。
他對SBS普通話節目表示:“(要說)中國做媒體操控,沒有很足夠的證據支持”,“只能說資訊來源從中國來,從網絡IP位置、訊息髮送的管道,有中資或官方的背景在裡面,真的要指控的話,我們的證據都是不夠的”。
他分析,即將到來的台灣總統選舉中一些選戰打法其實很常見,比如同性戀會導致艾滋病泛濫、家庭倫常不存在、民進黨噹選台灣會滅亡中國會打過來等說法,“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有,只是因為社交媒體被使用得比較極致,中老年人也在社交媒體上,這些訊息很容易會讓這些不懂得怎麼做驗證的人接收到負面或單方面的消息”。
台灣背景的張博士指出,在傳播中更重要的部分是讓民眾完整地接收信息,分辨哪些信息有可能是被操作的。
此前,中國央視主播錄制視頻對台灣人喊話 “灣灣,回家吧!”一度造成熱議,這種看似具有親和力的輿論傳播會不會對選情產生影響?
張博士認為,此前這種模式對某一族群肯定有效果,但如果配合香港“反送中”抗議的背景來看,這被大部分台灣人認為是“笑話”而“沒有太大的正面效果”。
“如果沒有髮生香港‘反送中’抗議,一國兩制(在台灣)還是有賣點,” 他進而談到,“但現在(一國兩制)很少人在談,在台灣媒體裡幾乎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