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較香煙健康?

A man smokes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Source: AAP

自2006年電子煙進入歐洲市場以來,需求一直上升,當中包括希望戒除香煙及從未吸煙的人士,而年輕人所佔比率更特別高。同時,有味電子煙對年輕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美國發生六宗死亡個案及380人確診或可能患上肺部疾病後,特朗普政府促請禁止使用大部份有味電子煙。究竟電子煙是否真的一如預期,更為健康?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講解。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正密切研究不同口味的尼古丁汁液給用戶可能在電子煙中吸入的其他物質,以確定吸食有關煙霧對吸食者的肺部有何影響。但由於電子煙是一項較新的發明,研究人員仍然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作進一步了解。有專門研究吸食者使用煙草產品行為的學者則認為,了解吸食電子煙人士的行為模式,是理解電子煙對健康的正面及負面影響的關鍵所在。畢竟,電子煙的目的是幫助人戒煙。
學者指出,電子煙使用者吹氣的方式、吹氣的時間長短,以及吹出的物質,都能造成影響。研究人員目前尚未知道,這些不同習慣如何影響電子煙吸食者在每日所吸入各種物質的數量,但卻有理由相信這些習慣與健康有相當大的聯繫。
California to Target Counterfeit Vaping Products
(The New York Times)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事實上,不少人都對電子煙能否降低與吸煙有關的死亡率存有懷疑。從歷史上看,聲稱更安全的捲煙亦未兌現類似的「承諾」。工程學模型顯示,煙霧的特性變化與吸煙者的補償行為(compensating behaviors)互相結合,改變了有害顆粒在肺部內沉積的位置。由於不同類型的癌症起源於肺部的不同部位,而吸煙者則可能因為成癮反而增加吸食電子煙的次數;他們雖然改變了習慣,但卻將患上某種癌症的機會換成了另一種

除此以外,研究人員和醫學人士亦需要了解電子煙使用者所吸入的物質,以及各種電子煙的構造,主要原因是由於用以輸送尼古丁的液體可能是問題所在。作為電子煙基礎的電子液體,一般由植物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物製成;即使禁止添加調味劑,本身亦可能引起肺部發炎。至於調味,最為重要的是要理解,物質的吸入與攝取,所帶來的害處都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雲尼拿味調味劑可能被視為可以安全食用,但吸入則可能並不安全。
x-ray lung cancer
Lung Cancer. Doctor check up x-ray image have problem lung tumor of patient. Source: iStockphoto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機械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羅賓遜(Risa Robinson)透過在實驗室中模仿使用電子煙的方法,發現:

羅賓遜主任和其他研究人員將會繼續研究用戶如何使用新型電子煙產品,以便製造商能開發更安全的產品。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亦應制定更有意義的法規,以便消費者得以在與醫生協商後,作出明智的決定。
Vaping
Source: The Feed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Share

News

Sign up now for the latest news from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direct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SBS’s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 including receiving email updates from SBS.

Download our apps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Listen to our podcasts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Get the latest with our exclusive in-language podcasts on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s.

Watch on SBS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電子煙較香煙健康?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