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催淚彈應該點做?

Riot police fire tear gas near a shopping center.

Riot police fire tear gas near a shopping center. Source: SIPA USA

香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示威浪潮持續不止,而且幾乎每次集會均應變成暴力衝突。警方多番使用催淚彈驅散遲遲拒絕離開的集會人士,但在部份情況下卻由於集會地點距離民居太近,導致當地居民對警方在該處發放催淚彈的情況大為不滿。究竟催淚氣體對人體會構成什麼影響?而一旦接觸催淚毒氣,又應如何處理?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講解。


在驅散反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非法集會人士期間,香港警察被指在空氣不流通的葵芳地鐵站內施放催淚彈,令站內煙霧彌漫。而事件發生多日後,即使港鐵公司聲稱清潔人員經已在車站進行清潔,但有當地居民表示站內仍然存留難聞氣味。有街坊就組織其他義工,為站內牆身、售票機、入閘機等進行徹底清潔,表示擔心催淚彈所釋放的有毒物質,可能會對乘車者構成健康威脅,尤其是長者及兒童。
《亞洲時報》報道,香港警方表示,由2019年6月9日起至8月4日,合共發射約一千發催淚彈,而在8月5日「全港三罷」當日則合共發射約800枚催淚彈;幾乎每逢出現示威者的地點就有發射催淚彈的情況,無論是大街小巷、鐵路車站、高密度住宅區、學校或幼兒園門外,甚至是老人院附近。有當地居民形容,警方的策略猶如為示威者奉上「催淚彈自助餐」;但警方則多次強調,使用催淚彈「非致命武器」是為維持現場秩序的「最低武力」。

在九龍深水埗區,當地居民在十天內四度被警方施放催淚彈;他們大多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新移民、勞工階層家庭、長者等,而該區亦是香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明報》報道,一家位於桂林街的麵館的東主指,警方發放催淚彈後,其商舖內充滿化學催淚劑,令他需要棄置店內所有食品,損失約為三千港元(約值560澳元)。而另一家位於福華街的餐館的東主則表示,警方向根本沒有示威者在場的街道發射催淚彈,令她被迫提早關門停業,又批評警方在發放催淚彈前根本未有檢查街上是否仍有示威者聚集。
Police and protesters clash on Hong Kong's streets, complete with tear gas.
Police and protesters clash on Hong Kong's streets, complete with tear gas. Source: AAP
另一名當地居民又表示,其88歲母親在家中吸入催淚劑,連日來一直出現流鼻水及流鼻血的症狀。此外,一名深水埗父親則在社交媒體Facebook上張貼一張其七個月大兒子的照片。他說,自己忘記收起晾曬在窗外的衣服,其後兒子穿上被催淚煙污染的衣服,皮膚出現大量紅疹。

《南華早報》引述一本關於催淚彈書籍的作者費根鮑姆(Dr Anna Feigenbaum)博士指出,警察在室內及空氣不流通的地域使用催淚彈,違反供應商的使用指引。費根鮑姆博士說:「在合法使用催淚彈的情況下,群眾必須有機會遠離催淚彈所釋放的煙霧,而現場環境應容許煙霧在短時間内迅速消散。」但她指出,可見在不少情況下,香港示威者都被警方設下的警戒線及路障包圍而無法離開現場。

《亞洲時報》報道指,香港警方使用的催淚彈屬「CS催淚性毒氣」,化學名稱稱為「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呈白色片狀晶體或粉狀物體,容易黏附在衣物表面,造成持續不止的刺激及敏感症狀。故此,有醫護人員建議,若接觸催淚氣體應前往地勢較高或空氣較為清新的位置。若催淚彈是在室內位置施放,應盡快離開有關建築物,並將雙臂向橫伸開,以讓衣物上的催淚氣體能加快消散。同時,亦不應搓揉眼睛,用大量清水或鹽水溶液沖洗眼睛及皮膚上的化學物質;盡快脫去受污染的衣服,與其他潔淨的衣服分開放置,並盡快以冷水淋浴。
TOPSHOT - A protester is helped by medical volunteers after being hit by tear gas fired by the police during a rally against a controversial extradition law proposal in Hong Kong on June 12, 2019. - Violent clashes broke out in Hong Kong on June 12 as pol
Source: AFP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Share

News

Sign up now for the latest news from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direct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SBS’s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 including receiving email updates from SBS.

Download our apps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Listen to our podcasts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Get the latest with our exclusive in-language podcasts on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s.

Watch on SBS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