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抗爭、打氣、藝術

Emotional support walls.

Source: Quartz

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觸發全港各區舉行遊行集會外,不同地區亦不斷出現一幅幅貼上大量便條紙的「連儂牆」,寫上各地市民的訴求及為香港打氣的字句。究竟為何稱之為「連儂牆」?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介紹。


2019年,香港,夏天。為反對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兼要求特首下台、重啟政改落實真普選、就警察鎮壓示威者的行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香港市民連續多個星期在全港各區自發組織示威遊行,表達訴求,可謂「遍地開花」。他們佩戴安全帽、雨傘、口罩、眼罩等,以防警方接二連三使用胡椒噴霧及催淚彈驅散。

但遍地開花的,亦包括一個全新的「抗爭武器」- 便條紙。這些便條紙寫上為香港加油打氣字句,以至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運動領袖的著名金句,甚至是針對警察「過度使用武力」的行為提出控訴,在全港各區出現,形成一道道大大小小的「連儂牆」。
Portion of the wall. 1993
Source: Wikimedia/ Infrogmation of New Orleans (CC BY 2.5)
這些「連儂牆」,取名自一幅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中的一道同樣稱為「連儂牆」的牆壁,原本屬於「醫院騎士團」(或名為「馬耳他騎士團」)。

1980年,英國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成員之一連儂(John Lennon)被刺殺後,一名不知名藝術家將連儂的肖像及部份樂隊作品的歌詞塗鴉在該幅牆上。

1988年,連儂牆成為捷克民眾發洩對當時胡薩克(Gustáv Husák)共產主義政體憤怒的源頭;大批捷克青年在牆上書寫不滿的標語,導致當地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發生一場學生及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涉及數以百計學生。他們被稱為「連儂主義者」,甚至被捷克當局稱為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會份子及西方資本主義間諜。

牆上原先的連儂肖像早已被新的塗鴉所覆蓋。即使當局曾經專門找人前來進行重繪,但每次不足兩天便會被鮮花圖案及歌詞所填滿、覆蓋。連儂牆,已成為今時今天青年抗爭、對抗極權的一個象徵性標記。
The John Lennon Wall in the summer of 2014, shortly before it was destroyed in November 2014
Source: Wikimedia/ Spaul57 (CC BY-SA 4.0)
2014年香港「佔領中環」運動進行期間,有市民在金鐘夏慤道香港政府總部一道牆壁上,貼上數以萬計的便條紙,並寫上金句語錄、歌詞、字句、圖形等,甚至包括以英文寫成的「來自布拉格,我們支持你,香港」字句。

佔領行動結束後,大部份位於「佔領區」內的藝術品被清拆以作為歷史記錄,而不少示威者後來一直試圖重現包括「香港連儂牆」在內的一部份藝術品,甚至引發出14歲年輕少女因在牆上以粉筆繪畫花朵圖案而被捕的事件。
Hong Kong Umbrella Movement protests; Lennon Wall @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 21 October 2014
Source: Wikimedia/ Underbar dk (CC BY-SA 4.0)
2019年,香港政府提出修訂「引渡條例」觸發200萬人上街抗議,「香港連儂牆」再度在政府總部外牆出現,並伸延至周邊位置中信橋及夏慤花園平台通道;其後,有市民更自發在全港各區設立「連儂牆」,讓各區市民可以留言、為香港打氣、表達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心聲及對示威者的支持。

然而,各區「連儂牆」接二連三發生衝突事件,有不少地區之「連儂牆」不斷遭到破壞甚至縱火,網民呼籲「撕一貼十」,亦有人自發輪流到場保護「連儂牆」免受破壞。

同時,亦有不少懷疑支持政府提出修例的人士前往部份「連儂牆」所在位置,不滿區內市容遭到破壞,撕走牆上的便條紙,與在場的反修例人士爆發言語及肢體衝突
Tai Po Market Station underground tunnel Lennon Wall
Source: Wikimedia/ Wpcpey (CC BY-SA 4.0)
香港傳媒引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指出,食環署會評估「連儂牆」所產生的環境衞生問題,如有相關投訴局方將作出跟進。

大律師陸偉雄則指,設立「連儂牆」或會觸犯《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04條,而自行撕毀「連儂牆」則可能觸犯《刑事罪行條例》第60條。
Cassie Chan with her daughter, who wrote words of encouragement for Hong Kong on a Post-it.
Source: Quartz/ Isabella Steger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Share

News

Sign up now for the latest news from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direct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SBS’s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 including receiving email updates from SBS.

Download our apps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Listen to our podcasts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Get the latest with our exclusive in-language podcasts on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s.

Watch on SBS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連儂牆:抗爭、打氣、藝術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