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人士经常报告说,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时,他们的感觉不同。
以小张为例,一个虚构的双语者。她可能会和家人一起使用中文,一起包饺子。但她作为一名国际律师使用英文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
如果有人和她说I love you,可能不会让她双颊泛红。可是如果对她说我爱你,她可能会害羞的低头。
小张中文和英文同样流利,但是她母语的情绪体验更加强,仅仅是因为孩子时期的她用母语经历了更为基本的,将情感定义的过程。而英文给她带来更具结构的、专业的情绪体验。
研究发现
直到最近,人们通常认为,人们的知识体系不会因为语言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棱镜,对事实的看法是可变的。
说两种语言的人可以用一种语言接受事实,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否认。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我们的真实感是由我们所说的语言的范围构成的。
语言是否也塑造了我们更高层次的知识,涉及到概念和事实,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已经能够观察到双语者根据不同的表达语言对事实进行不同的解释。
参与研究者使用自己的第二语言时,倾向于“粉饰太平”,把令他们不愉快的信息屏蔽掉。
这项研究表明了语言与情感互动的方式,以触发我们对事实解释的不对称效应。虽然参与者的母语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而这种情绪可能带有更大的诚实和脆弱性,但他们的第二语言与更遥远,理性的思维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