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现,4月11日,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在报道最近举行的第23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称:“中国队3:0轻取中国台北队晋级”。而在4月10日前一日,官媒还将台湾代表团称为中华台北队。
网友继而发现,在中国电视上的字幕、播音员的播报、新媒体网路贴文等也都悄悄地改用“中国台北”,取代以往的“中华台北”的称呼。

Source: Sina weibo
援引美国之音的报道,鉴于中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媒体用词管控通常非常严格,但这次是在不同的媒体上反复出现这一针对台湾地位问题的非常敏感的说法。
观察者网评论称,改名应该说是一种信号。但是大陆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复。
台湾方面抗议改名
根据《自由时报》的报道, 台湾陆委会17日晚发出新闻稿表示,针对中国媒体单方面将台湾参加亚洲桌球锦标赛代表队名称从「中华台北」改为「中国台北」,“此种矮化作为,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并表达严正抗议”。
陆委会主委张小月指出,此次中方媒体所为,不利于两岸体育交流互动,也伤害两岸人民的情感。
与此同时,台湾深绿“时代力量”“立委”徐永明16日声称,台湾在国际运动赛事惯以“中华台北”自称,但近来大陆官媒在报道相事时竟“擅自”将“中华台北”全改成“中国台北”,对于北京这种“骑到头上”的行为,台当局应除了表达抗议外,更该考虑以“台湾”之名重返国际舞台。
三月份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17年世界棒球经典赛(WBC)上,门票上台湾的参赛名称有别与过往的“中华台北”,而是用“대만(台湾)”,不过在比赛官方网站上依然是用“中华台北”,但这已经令一些台湾球迷感到兴奋。
新闻背景:“中华台北”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台湾参加国际赛事,最常用的名称就是“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比如参与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等。除此之外,中国台北(Taipei,China)、台湾(Taiwan)、中华民国(ROC)这些称呼也有使用。
援引新浪报道: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中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权益,且规定台湾的奥运组织改名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中国大陆将此译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1984 年,台湾奥运组织接受名古屋决议,同意更名,并将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译做中华台北奥委会。中华台北奥委会也与国际奥委会在瑞士签订协议书。规定:中华台北不得使用国旗与国歌,仅能使用中华台北奥运会旗以 及国旗歌,中华台北参加奥运时的入场序是T(TPE;Taipei),中国则是C(CHN;China),将两者区分开来。1984年洛杉矶奥运,台湾首度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TPE)参加奥运会。其后“中华民国”即以“奥运会模式”组代表团参加,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开始至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他国际正式运动赛会,皆以“中华台北”参与国际赛事。
虽然协议中并没有定义此种模式标题和称谓,但大众与媒体的习惯将这种参赛模式称作“奥运会模式”。除了体育赛事外,在举凡电竞、学术、技术等许多比赛中,若中国大陆组队参赛,台湾的代表队只能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不能使用“中华民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