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物業租客長期處於恐懼和不安中

澳洲人租住物業時,長期處於焦慮或不安的狀態。

Houses for sale and lease are advertised in the window of a real estate agent at Bondi in Sydney, Friday, April 24, 2009. (AAP Image/Tracey Nearmy) NO ARCHIVING

Houses for sale and lease are advertised in the window of a real estate. (AAP Image/Tracey Nearmy)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SBS Cantonese Program
Source: SBS
一個首次針對澳洲人租住物業經歷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租戶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擔心被歧視或住所不安全。

租住房屋曾經被視為成為業主、自置物業的第一步,但研究顯示澳洲國民租住房屋的時間越來越長。

澳洲家庭租住物業的比例,由 1994/95 年度 的 25.7% 增加至 2013/14 年度的 31% 。同時,租住物業亦不再是年青人的專利,有超過 60% 的租戶是 35 歲或以上。

租客權益未能得到保障

調查報告名為《未能安居:澳洲私營租賃市場》,認為現有的租賃法例經已過時、未能有效保障租戶的權益。

消費者權益組織「選擇(Choice)」的行政總裁 Alan Kirkland 表示,調查顯示業主與租戶之間出現嚴重的權力不均,令租戶在房屋出現問題時亦不敢於提出。

調查報告指出,在受訪的 1005 人當中,五份一人的房屋出現霉菌、水浸或漏水情況;而四份一人的房屋持續受蟲害,包括蟑螂、飛蛾及螞蟻。

有 8% 受訪者居住的房屋有逼切進行緊急維修的需要。

擔心被列入黑名單

然而,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為避免被業主報復、將其列入「黑名單」,不願意提出維修的請求。

這批租戶中,有 11% 人表示,向業主提出維修請求後,被業主大幅加租。

Alan Kirkland 說:「在其他消費行業中,如此差劣的服務絕對不能接受。我們認為,業主應即時處理放租房屋的嚴重問題。」

此外,調查亦發現,大約一半的受訪者在申請租住房屋的時候,曾經被歧視對待。

遭受無理歧視

當中出現最多的歧視情況,是擁有寵物(23%),其次是正在接受政府生活津貼(17%)、年齡歧視(14%)及家中有年輕的子女(10%)。

Alan Kirkland 認為,上述情況都是非常普遍的日常生活情況。他指,以這些情況拒絕向人租出單位,實在不公。

在這 1005 名受訪者當中,有三份之二的房屋直接由地產代理管理,其餘則由業主直接管理。

有 6% 租客表示,業主曾經在未經知會的情況下進入單位;甚至有 8% 人表示,曾經被業主無理驅逐。

進行退租手續時,四份一的受訪者曾經與業主就房屋的清潔度有所爭拗;而五份一人則未能就退還按金(bond;或稱「保險金」)達成共識。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Winmas Yu
Source: SMH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