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告急】新州或研墓地「租賃」新方案

在澳洲,因為環境保育問題,令新州的墓地公營者提出墓地租賃的新方法,以解決墓地可持續發展性的問題。

Wind turbines from the Silverton Wind Farm are seen through the tombstones of the historical cemetery in the west NSW town of Silverton

Source: AAP/MICK TSIKAS

在華人傳統中,死後墓地的選擇能影響後人,絕不能掉以輕心。

但在不少地區均出現墓地短缺的情況,墓地更變得「一位」難求。

據雅虎新聞報道,雪梨亦可能出現「墓地告急」的情況,擔心若不推動新的墓地改革方案,可能會出現「死無葬身之處」的情況。

報道提及雪梨一間管理大型公幕的機構呼籲人們考慮租借公墓。

在新的租賃方案下,死者家屬可以為過世的親友選擇 25 年、50 年或是 99 年的租借期。一旦租借期限屆滿,可以選擇再續期或把死者的遺體從地下挖出。

而提出有關構思的新州南部大都會公墓(SMCNSW)亦表示已發起社區諮詢會,以就可持續發展公墓採集更多的意見。

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Isabelle Meyer 表示,新州有關埋葬的法律並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她認為是時候改變這一點,以反映新州居民的價值觀。同時,亦可為尋求不同葬禮類型的人士提供選擇。

同時,亦有人表示在傳統葬禮上使用的材料,如棺木上的木漆或屍身上的化學防腐劑亦對土壤造成污染。使用拋光石材造成墓碑亦造成景觀污染。

在可持續墓葬的方法下,將摒棄舊有方法,將屍體直接這埋在生物可降解的棺木或裹屍布中,而 25 年左右,屍體大多已自然降解,公墓位置便可再釋出,讓下位死者使用。

任何在租賃結束後留下的骨頭都會被放在一個骨灰盒裡,然後歸還給死者的家屬保存或火化。

SMCNSW主席穆勒(Joanne Muller)表示,如果沒有一種更可持續的埋葬方式,雪梨各地的公墓將面臨耗盡的風險。

她同時亦說不應該把可持續埋葬與自然埋葬相混,後者通常也使用壽衣和可降解的棺材,但不會再把遺體重新挖出。

在南澳,可持續公墓的發展已十分完善,而費用比傳統墓地來得便宜,但新州相關法律仍未完善。

SMCNSW 希望該討論將有助於為決策者提供信息,並影響《健康法》和其他法律的變更。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Tracy L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墓地告急】新州或研墓地「租賃」新方案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