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五十年 | 《經濟學人》: 陰魂不散纏擾中國夢

《經濟學人》引述荷蘭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ötter)指:「領導們吃心肝,與豬肉混在一起吃,而普通村民只能吃受害者的手腳。」馮客估計,十年浩劫有150萬至200萬人被殺。若以人口比例來計算,只是比文革開始前在印尼被屠殺的華人,稍為低一點..

Cultural Revolution poster

Cultural Revolution poster Source: Wikipedia

recovered_556159d0d95ff16aa4d0571713132705.jpg
今天是中國文化大革命五十週年,以1966年5月16日毛澤東授意下發出的516通知為起點,展開顫覆中國社會以及民族性的十年浩劫。中國共產黨雖然否定文革,但半個世紀以來,對於建立文革博物館汲取歷史教訓的訴求置若岡聞。

不少中國的學者和民間人士多年來要求全社會深刻反思文革,包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茅予軾和把毛澤東形容為「治國無方擾民有術」的歷史教師袁騰飛等等。向來關注中國的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為文革五十年發表社評,是西方主流媒體中,唯一就文革發表社評的刊物。

文章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父親習忡勛曾在文革中受盡折磨,長姊在文革中不堪迫害自殺。因此,中國國內的自由派當初對習近平重新高舉毛澤東思想,還是相當意外。

《經濟學人》認為,習近平渴望擁有像毛澤東那樣的強權,與文革後鄧小平定下的集體領導方針背道而馳。文章指,已經作為中國三軍總司令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自己多加一個「軍委聯指總指揮」的銜頭。

文章寫道,習近平擔心中國國內自由派利用民眾對文革的恐懼,去否定毛澤東,和否定共產黨管治的合法性。因此,習近平要打擊「歷史虛無主義」,要把1949年建國的歷史與今天的經濟成就綜合起來整體解讀,並不希望中國人民把毛澤東都看成壞的。

《經濟學人》指,儘管如此,習近平的管治與文革的差別仍然很大。首先,習近平沒有永久革命的想法。其次,雖然習近平通過打貪來打擊政敵,但他的手段是從上而下,而非像文革那樣從下而上。

十年浩劫估計二百萬人被殺 | 不包括三反五反大躍進大饑荒

《經濟學人》引述荷蘭歷史學家馮客(Frank Dikötter)的著作《文化大革命: 一部人民的歷史》指:「領導們吃心肝,與豬肉混在一起吃,而普通村民只能吃受害者的手腳。」馮客估計,十年浩劫有150萬至200萬人被殺。若以人口比例來計算,只是比文革開始前在印尼被屠殺的華人,稍為低一點。

數字未有計算建國後在諸多運動中因鬥地主和反革命而死亡的人數,也未有計算因大躍進在1950年代末饑荒中所死的千萬人。

文章指出,文化大革命帶給中國人的不只是人命的損失,還有中國人多個世紀的價值觀和行事標準。文章引述德國心理學家帕拉格斯(Thomas Plankers)表示,一些國家當國民經歷了歷史的黑暗時期後,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會扮演重要角色,衝破政治障礙,讓平民百姓公開討論,汲取教訓,但這個過程並沒有在中國發生。

《經濟學人》最後引述總理溫家寶在2012年指,如果政治體制改革不成功,文革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演; 並認為文革依然陰魂不散,制約中國邁向民主的步伐。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文革五十年 | 《經濟學人》: 陰魂不散纏擾中國夢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