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ie Wu是墨爾本一名資深的心理學家,在做過多年的政府工作、從事罪犯及難民心理工作後,作為一名華人背景的心理學家,她感到自己有責任為華人社群的心理健康做點什麼。
READ MORE

华裔心理学家Queenie Wu:在马努斯岛开导难民 在监狱改良罪犯
做過很多年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的Queenie髮現,如何跟青少年期的孩子交流,不僅是華人家長也是很多澳大利亞本地父母也很苦惱的事。
她舉了一個曾經接手的案例。
那一次,Queenie遇到一名亞裔背景的青少年的案子,這名少年在作文中吐露了想自殺的念頭。經過交流,她髮現這名青少年的困境來自於跟說祖籍國語言、不善英語的父母交流不暢,但更關鍵的是父母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與鬧情緒的孩子打交道。
很多中國出生的孩子對這樣的情境都併不陌生,面對哭泣的孩子,一些父母會以這樣的“連珠炮”方式應對,“哭什麼哭?為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再哭不理你了!看看XXX,他們比你好!”

A serious teenage girl gestures as she sits on a couch in her school counselor's office and talks to her unrecognizable counselor. Source: Getty Images
Queenie認為,雖然噹時孩子被喝止住了,但對他/她造成的情感傷害郤可能是無法瀰合的。
“要讓孩子明白,情緒不是一個可怕的東西。” Queenie說在孩子情緒很差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急於道理,蹲在孩子眼睛水平線下方,陪著他/她,等孩子冷靜下來、理性的前腦開始運作時再跟他/她說話——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媽媽抱抱他/她。
Queenie還提到,嬰兒時期的家庭關系可能對孩子未來髮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她提倡父母為孩子營造充分的安全感,“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性的。”
更多內容,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READ MORE

“挂科了” “崩溃到想自杀” 中国留学生讲述走出心理挣扎的这一路
READ MORE

【我是新移民】登陆澳洲半年我当回能源业管理层
READ MORE

【SBS独家民调】逾半数人认为移民让澳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