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报道,时钟走到凌晨1时23分时,教堂的钟声响起,哀悼民众在切尔诺贝利的纪念广场献花。就在1986年4月26日的这个时刻,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4号反应炉爆炸,改变了这个前苏联共和国一代人的命运。
在一场纪念仪式上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表示,乌克兰仍旧受到这场灾难的影响。
他说:“对于乌克兰人民来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介于纳粹占领和俄罗斯侵略之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之间,它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挑战。”
惨剧回顾
退休老人乌鲁帕回忆当时的恐怖情景,表示可见辐射毒云由电厂飘过来,“大家又哭又喊”。至少30人当场死亡,另外恐怕还有数千人因为辐射污染丧命。
切尔诺贝利电厂的核反应炉爆炸后,燃烧了10天,这起灾难震惊世界,但本地人当时只能透过谣言和遭到干扰的西方广播对此事略知一二,这场事故的死亡人数至今仍然是激烈辩论的主题。
READ MORE
纪念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30周年

An aerial view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two to three days after the explosion. In front of the chimney is the destroyed fourth reactor. (AAP) Source: AAP
当局当时费了一天半时间,撤离附近城镇普里雅特的4万8000名居民。当年共由电厂周围30公里的禁区迁走11万6000人。
当时当局出动约60万名所谓“清理人员”,协助扑灭电厂内有毒的火焰,以及清理周围地区。他们大都是紧急救护人员和国营事业员工,而且几乎没有任何防护装备。
瘫痪的反应炉内仍有超过200公吨的铀,散出的辐射波及欧洲3/4地区。 联合国2005年发布报告估计,最终可能有“多达4000人”会送命,死于乌克兰以及邻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境内看不见的毒素。但环保团体绿色和平组织次年提出不同估计,认为已有10万人因这起核灾丧生。
灾后影响
外界一直担心目前覆盖住反应炉的老旧石棺若是破裂,会再出现辐射外泄,这促使全球推动资助兴建新的巨型防护罩,应该可确保几个世代的安全。
由于担心切尔诺贝利受损反应炉上当年仓促兴建的石棺会破裂,超过40个国家集资24亿美元,在2010年开始打造新的钢铁防护罩,总重量达2 万5000公吨,是巴黎地标艾菲尔铁塔的三倍,庞大的拱门结构长度和宽度足以盖住巴黎的圣母院教堂。

The old sarcophagus, right, over the reactor building damaged by explosion and a new confinement, left, under construction at the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Source: AAP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今天借切尔诺贝利核灾30周年警告指出,切勿对核能安全过于“自满”。国际原子能总署署长天野之弥发表声明说:“切尔诺贝利事件促成全球核子安全合作向前跃进一大步。” 日本2011年发生福岛核灾后,又有进一步改善。但两起事件的“重大教训”是,“永远不能把安全视为理所当然”。
不过,波罗申科表示,乌克兰还在设法断绝对前宗主国俄罗斯所提供能源的依赖,将无法停止使用核能。他也警告,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叛乱势力,恐将使得切尔诺贝利惨剧重演,因为乌克兰的最大核电厂就在战区边缘。
澳洲乌克兰移民对灾难记忆犹新
Alexander Vainer当时在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三十公里处的一个儿童度假营从事装修工人工作。灾难发生时,他的主管告诉工人们他们不能离开。如今近80岁高龄的他生活在墨尔本。
30岁的Anastasia Tarasova每个月会收到十元赔偿。她和许多人一样,至今仍然收到来自俄罗斯政府的一笔叫做“切尔诺贝利支付金”的赔偿金,作为对受灾难影响的人们的未来健康的赔偿。他们接受了SBS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