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疫情下如「死城」 雪梨唐人街六成商舖关门

澳洲其中一条最繁忙的街道雪梨唐人街,受疫情和餐厅堂食禁令等影响下,数星期来俨如「死城」。本台记者日前点算发现,街上多达六成店舖和食肆关门大吉,剩下的也只在苦苦挣扎,希望挨过这场漫长的隆冬。

chinatown dixon house

Shops inside the iconic Dixon House are either closed or empty. Source: SBS

联邦政府为减少街上人流和人群聚集,防止新冠病毒扩散,上周一宣布全国食肆不准堂食,刚过去的周日更进一步禁止公众地方超过两人的聚会。包括唐人街在内的整个雪梨市中心,昔时的喧嚣消退,余下轻铁的「叮叮」声,似为病毒──和商舖敲响着丧钟。
Chinatown
唐人街「四海一家」的牌坊下,只有零散的途人匆匆走过。 Source: SBS
本台记者本周二午后到通称唐人街的雪梨德信街(Dixon Street),点算发现街上和两旁商场约186间食肆和零售店舖中,112间并无开门营业, 即多达六成。食肆则可能因为仍有外卖客人稍稍「帮补」,「开门率」高一点点,104间之中有45间以「半废武功」形式只做外卖生意继续营业,占整体43%;地产舖、时装店、美容院、旅行社、珠宝行等82间零售店舖,只有29间开门,即三成半。
Chinatown
唐人街多达六成商舖关门,在新冠疫情下没有营业。 Source: SBS
Chinatown closed
「暂停营业」的告示遍布唐人街。 Source: SBS
平时是游客「打卡」胜地的牌坊下,如今只有零落的人匆匆走过。不少时候整条街上只有不到十个途人。

海味药材店一日五个客
从牌坊往内走数十步的德信大厦(Dixon Houe),在地面一层售卖鲍鱼海味、药材和绵羊油等的「大信行」,店面虽小,但过去经常有熟客「打趸」跟老板刘氏夫妇聊天,可是此景不再。刘太表示,她自1997年开业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惨象,她已经整整一个月没入过货,「生意无咗百份之八十⋯⋯(最差一日)得五个十个(客人),你话系咪惨?」
Chinatown
唐人街一间海味药材店生意惨淡,老板娘说已经一个月没有入货。 Source: SBS
她又说,以往这个时候是旺季,因为临近复活节假期,不少人回乡前来买澳洲特产,但自今年农历新年以来生意一落千丈,只有较富有的人才来买少许补品,她上周索性关门一星期,「以前呢个时间好多人,趑趄咁转,有啲买糖,有啲买药材,乜嘢都有。唔可以话好好生意,起码有人流⋯⋯而家样样都无。全无。百无。」

对于未来,她大叹无奈,「无得搞架,呢个时局⋯⋯无办法中嘅办法啰,大家要坚持,系咁简单。」

诊所无客也不敢落闸
同一大厦数十间店舖里,只见一个顾客在理发店里洗头。二楼和三楼各有一间西医诊所,但新冠疫情没有为他们带来一波生意,其中一间甚至没有开门,只在门外张贴告示称:「因疫情关系,诊所改为电话应诊⋯⋯直至另行通知」。另一间仍开业的诊所的候诊室,则排着7张空櫈,记者和医生梁建源倾谈的十多分钟内,未见一人走近。

跟刘太一样,从1990年开门应诊以来的梁医生也表示,他从未见过这么少客人。他说,由于尚未踏入冬天流感高峰期,所以往年这个时间也非旺季,但近两三星期生意比去年同期再少七成,是淡季中的淡季,有时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登门,现在只有急病的人才被迫出门看医生。
Chinatown clinic
德信大厦内一间诊所的候诊室摆着7张空櫈,医生说一天只有一两个客人。 Source: SBS
反正诊金之少抵不过灯油火蜡,梁医生却说没想过暂时「落闸」,「我諗我地啲家庭医生就好难闩门,因为人地有急事都系要搵个医生睇啰。」

旅行社两个月无出团
另一间「拍乌蝇」的商舖,来自最早受疫情打击的旅游业。记者走访多间唐人街较知名的华人旅行社,均不见有开门。不愿表露公司名称的旅行社经理林先生表示,最近生意已经跌了八九成,直至近日甚至开门一整天也没有一张单。他说,最近一次出团已经是一月份,到了二月只剩下一些邮轮客,但自从屡次有新冠病毒在邮轮爆发以来,连这批最后的客人也失去了。上月底在雪梨泊岸的「红宝石公主号」(Ruby Princess)上,有超过400名乘客确诊染病
Chinatown travel agecy
唐人街里仍然开门的旅行社不多,其中一间的经理说,现在上班的主要工作是替客人办退票手续等。 Source: SBS
林慨叹,他们现在上班,主要也只是替客人办退票手续和跟航空公司联络,但现时各国纷纷封关,即使难得有人客遇上急事要找他们代买机票,也是一票难求,买得到也不一定出发得了。

新开业冰室生意跌八成
同样生意惨淡的,还有四、五个月前刚开业时经常座无虚席的「九龙冰室」。这家主打旧香港风情的茶餐厅,现在折櫈都倒放在折枱上。短短几个月,客似云来又如雾散。老板鄺先生说,生意较高峰期跌了最少七八成,有时一日只有三四十个外卖客。
Chinatown restaurant
开业才数个月的茶餐厅,曾经十分旺场,如今已烟消云散。 Source: SBS
他表示,曾经打算暂时停业,但员工希望保住工作,故打消念头,「渠地都要生活,如果我地闩门渠地无保障架嘛,所以我地暂时试住先啰,睇下转型做外卖,做多啲广告,睇下可唔可以『围到皮』。」冰室现时人手只剩五六成,鄺说伙计收入一定减少了很多,但起码「够过生活」。

他又说,正与业主商量希望可以稍为减租,但「暂时无乜特别进展,(业主)话可以迟交,但唔可以唔交……但渠地都要交嘢(支出),呢个我都明。」他希望政府能推出措施,提供诱因让业主可以减租。

街内其他食肆的命运也差不多。在德信大厦、建德大厦(Sussex Centre)和海港城(Harbour Plaza)的美食广场,记者到场时均只有零星的外卖客。
Chinatown food court
建德大厦的美食广场的椅子被收起,只有三数个客人在等外卖。 Source: SBS
送餐公司订单多两成
不过,在酒楼东主和手信舖职员呆站店门外的映衬下,穿梭街头巷尾的送餐员显得份外忙碌。记者在短短5分钟内看见最少8架送餐单车奔驰。雪梨其中一间主要送餐公司「悉尼送餐」向本台表示,过去数星期该公司的订单大幅改变,雪梨市中心三月较二月份的订单多了20%,每张单的平均消费亦增加11%,顾客的订购频率也提高了6%。

本台亦向其余多间送餐公司Deliveroo、UberEats、Menulog和熊猫外卖查询,其中Menulog称未能公开商业敏感数据,其余各公司均未有回覆。
Chinatown food delivery
整条唐人街最忙碌的,似乎是外卖送餐员。 Source: SBS
市议会:正推援助措施
雪梨市议会发言人回覆本台表示,市议会为支持本地商户,已推出多项援助措施,包括容许市政府旗下建筑物的租客申请延迟交租;市议会总裁在适当情况下,可豁免当局的收费。市议会亦正评估禧市商会(Haymarket Chamber of Commerce)申请的商户支援补贴。另外,市府亦推出多项价值200万元的小企业补贴计划,协助市议会辖区内的小商户调整经营模式、建立电子商贸能力、从事培训和专业发展,以及投资在基础建设工程上。本台正向市议会查询各项计划更详细的内容。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