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里,SBS中文普通话依旧着眼于华人社区最真实的故事,带来最客观的报道,讲述每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华人故事。
让我们与您一起回顾,这一年里,华人社区发生了那些值得记录的瞬间。
1. 华人维权
针对临时签证持有者在澳工作被“工资盗窃”、剥削应有的劳工权益的状况屡见不鲜。
A man was charged with the altercation at the Fun Tea store in Adelaide's Chinatown. Source: SBS Chinese
今年,在阿德莱德唐人街Fun Tea奶茶店工作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因为讨薪被掌掴和踢打。 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这起讨薪事件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默,将这一广泛的剥削现象公之于众。
Source: AAP Image/Supplied by United Voice
但是被克扣工资的工作者即便有心维权也面临重重困境。
语言困难、缺乏维权信息来源、维权过程漫长、司法程序复杂、律师费用高昂等都是维权过程的难点。
同时勇于维权的工作者还会因为雇佣者的“集体封杀”而难以再次寻工。
年初,2名熊猫外卖骑手因抗议熊猫外卖减薪而被平台解雇。 两名骑手递交不公平解雇申诉,状告熊猫外卖,最终复职。
不论个案最终结果如何,华人工作面临的工资盗窃问题,依旧亟待立法和有关方的关注和解决。
Squatter moves into Hawthorn East property while Chinese owner stuck overseas Source: Mr Liu
今年7月,一户身在中国的华人家庭震惊地发现,有陌生人进入了他们位于墨尔本Hawthorn East的房屋并上锁入住。 华人户主柳先生的遭遇,让“逆权侵占”这个澳洲法律概念进入华人们的视野。
2. 疫情之下,华人的困境与坚守
Three Melbourne teenagers boys reveal they are behind CovidBase AU data tracking website Source: CovidBaseAU
过去一年,是与COVID-19疫情分不开的一年。在澳大利亚与新冠大流行做斗争的时候,华人社区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SBS中文普通话采访过悉尼的急诊医生。悉尼某三级医院急诊医生程刚表示,作为基层急诊医生,近期自己和同事天天接诊新冠阳性患者,对疫情他并没有新闻报道的那么乐观。
还有“临危受命”支援悉尼疫情前线的社区护士、用医疗数据研究新冠疫情的科研人员、建立网站追踪疫情的三名少年。
当维州、新州病例数飙升,疫情信息更新滞后之时,我们看到华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伸出援手,为社区提供帮助。
3. 疫苗故事
疫苗是2021年绕不开的关键词。在这一年里,澳大利亚COVID-19疫苗接种计划全面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澳洲华人社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华人社区疫苗的接种进程,也不是一切都如期待的那样顺利。
4. 澳中关系摩擦,夹缝中的华人
新冠大流行以来,澳大利亚牵头要求调查病毒起源,导致澳中关系恶化。5月,中国方面宣布,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无限期暂停。
针对澳大利亚大麦、牛肉、葡萄酒、龙虾和煤炭实施限制措施,直接影响到澳洲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和贸易争端已经开始向社会的其他角落蔓延,许多华人及社区组织被夹在中间,感到“两头难”,甚至面临“忠诚度考验”。
有报告称,澳洲华人在公共服务领域数量不足且被忽视。
5. 留学生与澳洲教育
Coronavirus travel ban sees Chinese students miss start of university, Australian tertiary education sector scrambling Source: Unsplash / Fred Moon
2020年3月起,澳大利亚的国境正式关闭。从这天开始,国际留学生被国门紧闭的澳洲拒之门外,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国际教育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两年的时间里,留学生们的希望似乎一次次落空,返校上课这件事,成为了最奢侈的念想。
11月,澳洲疫情日趋稳定。联邦内政部长表示,预计在年底之前,澳大利亚将迎来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学生。但这对于来自澳洲最大教育出口市场的中国留学生而言,似乎并非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振奋人心。
12月,250名留学生从新加坡起飞,抵达悉尼国际机场,成为近两年漫长等待后,首批抵澳留学生。
回想这段经历,其中一名中国留学生说,感到非常幸运,甚至没有真实感。
Universities raise international student fees Source: SBS
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留学生短缺的问题?专家认为,留学产业受限对大学和留学生的影响是双向的,或难以实现“加强人文间的沟通和交流、消除误解”。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这个庞大又复杂的群体,也吸引了澳洲人的目光。
Ghostwriting has become a lucrative profession. Source: AAP
随着反作弊法的出台,学术诚信这个话题再次受到关注。SBS中文调查报道了代写写手的隐秘生活。
6. 签证及移民政策
每一次签证和移民政策的改动都会对华人移民社区产生重要影响。2021年,澳洲的签证政策变动也影响了大批人的移民计划。
New visa streams for Hong Kong nationals were announced on Friday. Source: SBS
今年11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在189和191签证类别中为香港人专门设立全新签证分支Hong Kong stream。从明年起,在澳香港公民将获得新的专门途径来获得永久居留权。 持有临时工作(技术)签证(457类)、临时技术短缺签证(482类)或临时毕业生签证(485类)的港人在偏远地区居住三年后便可申请191签证,而非偏远地区的人则可居住四年后申请189签证。
港人可以极低门槛申请永久居留权。
Australia processed 14 more times of EOIs of GTI visas applied by Hong Kong citizens since July 2020. Source: KYDPL KYODO
全球人才签证(GTI)是澳洲于2019年11月正式推出的签证类别, 用以吸引全球范围高技能和才能的人才在澳洲永居。 在澳洲独立技术移民的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转向以这一途径尝试移民。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申请人加入这一赛道,GTI签证飞速获批的神话也在被打破。
澳洲国境封锁以来,海外的毕业生临时签证(485子类别)持有者就无法进入澳洲。 11月25日,澳洲政府宣布因疫情被困在海外的485签证持有者可以申请替代性签证,时长与原来的签证时长一致。
同时,新的授课型硕士毕业生(Masters by coursework graduates)的毕业生临时签证的时长从2年增加到3年。
此举被认为是澳洲政府试图重新吸引因疫情被困海外的国际留学生重回澳洲。
7. 奥运会中的华人身影
澳大利亚奥运跳水代表队合影 Source: 李世鑫(Shixin Li)
6月,澳洲代表团整装待发,征战东京奥运会。 在各个项目代表队中都有不少华人运动员的面孔,特别是乒乓球队,6人的阵容中有3人都为华裔。
SBS中文普通话采访了两位出生长大于中国的选手桑谞和严新,讲述他们的奥运梦。
除此之外,华裔跳水名将、羽毛球选手都是澳洲奥运代表团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因为国籍身份的变更,在体育和政治文化之间,这些多元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也有自己的挣扎。曾经的中国跳水“梦之队”成员袒露了自己的感受。
这些华裔运动员不仅在奥运比赛中为澳洲代表队创下耀眼的成绩,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了华彩。
8. LGBTIQ+华人群体
Chinese Float at 43rd Sydney Mardi Gras. Source: Li Dong
2021年,SBS中文普通话见证了华人酷儿群体的爱和勇气,也见证了澳大利亚的多元和包容。 凤凰风筝、舞龙表演……今年的悉尼同志狂欢节Mardi Gras,华人队伍成为亮眼而独特的风景。
TA们告诉SBS中文,“酷儿”这个身份不仅仅代表着大游行中迎风飘扬的彩虹旗,更意味着即使面临压力和挑战,也要保持诚实、勇敢、活出真我。
9. 华人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Senior Volunteer of the Year award goes to 92-year-old Willoughby City resident Kay Tang Source: Willoughby City Council
与过去百余年别无二致,2021年这一年,华人移民的定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变化、发展。 200年的华人移民史像一条蜿蜒在时间里的长河,顺流而下,有筚路蓝缕的艰辛,有开疆扩土的坚韧,有追求财富和自由的质朴愿望。
华人移民的历史,要从淘金潮这个节点讲起。
百年以来,华人的含义和构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我们为何为要谈论过去?新移民又在谱写着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系SBS中文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