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国际上)不应恃强凌弱。不应以单纯以肌肉和拳头力量来做决定。」
费登堡昨日(1月27日)回应习近平的言论说,澳洲一直受到中国「颇为严酷的行动」。他说,习近平的言论不符事实——由于两国在新冠病毒、国家安全和人权上的纠纷,北京去年对澳洲的打击影响价值多达200亿元的出口产品。
他表示:「我们同意那观点,大国不应欺凌小国,但(中国)似乎言行不一致。事实是,在我们的贸易上,澳洲一直受到一些颇为严酷的行动。」
中国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澳洲每年出口总值超过三份之一,价值超过1,500亿元。
然而,自从澳洲政府禁止中国电讯器材制造商华为参建5G网络、推动国际展开新冠病毒源头调查、订立反外国干预法、否决多宗中国企业收购澳洲资产之后,去年起中国对澳洲多个行业实施贸易限制或关税,包括煤炭、红酒、海鲜等均受影响。
费登堡认为,澳洲不会因为习近平呼吁各国「结束不理智的对抗」而感到鼓舞,而且澳洲不会在国家利益上妥协。
去年11月,中国大使馆向澳洲多间传媒发出通告,罗列澳洲「14罪状」,除了上述5G禁令、否决收购澳洲资产等之外,还包括澳洲议员谴责中国共产党、澳洲持续干预包括香港和新疆在内的中国内政等。
费登堡说,这些都是「无法谈判的议题」,「事实是,民选进入国会的政客,应该有权自由发表他们认为合适的言论;而我们对外国投资的决定,很大程度是基于国家利益。在人权方面,我们当然会继续就不公义的地方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