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年专辑】在澳华人: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在「六四事件」29 周年纪念的日子,本台记者走访雪梨街头,邀请在澳华人分享他们对事件的感受。

Mrs Yip in Eastwood talking about June 4 Anniversary

Source: SBS/ Winmas Yu

问:「六四事件」发生当时身在何处?

叶太太:我在 1988 年从香港移民澳洲,「六四」发生之时身处澳洲。当时我收看电视直播、阅读报章、与朋友在电话上讨论事件;事件中很多同胞离世,心里当然非常难过。当时在澳洲有纪念会举行,而时任总理霍克(Bob Hawke)亦因此流泪。

黄先生:我当时身处香港。6 月 3 日前往广州,准备飞往北京公干,但因「六四事件」而无法起行,折返香港。看见学生被坦克及枪炮袭击,感到相当伤心及实在难以接受。

问:有必要继续(举行集会)悼念活动吗?29 年过去,是时候放下历史的包袱吗?

Vincent:我认为有必要。我来自香港。对于中国的内政,香港人或中国人有必要认识这一段历史,但不应指责事件的发生,而应思考如何从中而得以进步,这是最重要的。在集会上,大家互相传达讯息、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是应该的,而且每一年都应这样做。事件中造成多人牺牲,当然值得纪念。

黄先生:需要。「六四事件」始终对于中国的民主运动是一件大事、一件重大挫折。事件可以作为一个教训。我们始终都需要从历史汲取教训。这事会否在日后重演,视乎我们能否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从而避免问题再现。另外,香港人亦担心,当中国正式全面管治香港时,会否面临相同的问题。

叶太太:历史绝不能放下。历史就是历史。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问:会否与下一代讲述「六四事件」发生的经过?

叶太太:若有机会,便会提及。这是中国历史的一部份。身为中国人,有机会便会向下一代谈及这件事。

Vincent:当他/她能够认知自己是香港人(香港移民后代)的时候,我当然会让他/她知道,甚或每年返回香港、前往维园(维多利亚公园)、看看民主女神像,告诉他/她历史上曾经发生这件事。

黄先生:假如他们问及,当然会讲述;但是否需要主动讲述,则难以一概而论。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


分享

Published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