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爱与包容——中国青年莱恩的故事

澳大利亚正在成为成千上万中国LGBTIQ+人士的避难所。来听听中国青年莱恩(Ryan)的故事。

今年20岁的莱恩(Ryan)出生于中国广州。

“我大概在六岁或者八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我非常自然地更喜欢男孩。”

“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我当时沉浸在那样的环境中,耶稣说同性恋是一种罪。而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不正常的人。这让我在一段时间里非常困惑。”

同性恋在中国并不违法。然而联合国2016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中国,只有不到15%的LGBT人士会向他们的家人坦白。所以当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时,莱恩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在16岁时出柜,那是非常困难的。我记得哭了很多次,我只是很平静地说我是同性恋,这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简单的声明。我妈妈的即时反应看起来就像‘这不可能是真的。你不可能是同性恋。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件事)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他们谈论起同性恋,就好像,这是一种病态、一种罪、一种精神障碍。他们在讨论是不是要把我送到什么转化营。那时候,我非常意外地明确表示:‘不,我不想要任何这类东西。我只想让你们简单地接受我这个人。’
莱恩说当时自己感到很抱歉,他的父母有几个月没有和他说话。然后,一次来澳大利亚旅行的机会改变了一切。

“我在2016年左右来参加夏令营,就在那时,我目睹了一对同性恋手牵着手,大方地展示他们的亲密。哇,我被震撼了。所以这就像我命中注定的地方。”

于是,他放弃了在中国读大学的计划。2018年,莱恩持学生签证来到澳大利亚。当时澳洲刚刚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张开双臂欢迎他的到来。
对我来说,这就像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人。我觉得我在重新拼凑我是谁,我应该是谁。这是我应该身处的世界,我可以在这里有所作为,追逐所爱。
来到澳洲后,莱恩找到了专门为华人LGBTQI社区搭建网络的组织。他们用普通话为许多人提供关于文化、人际关系、住房和性健康的讨论。
组织成员Tim Chen说:“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社区,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英语。有一个很基本的工作,我们把材料从英语翻译成普通话,非常成功,吸引了许多成员。”

Ryan说:“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事情。现在我很高兴能找到这样一个社区。我们背后有一个支持的团体。每个人都是这么友善,它运行得这么好。我学到了很多。”

这些都是莱恩在自己的家乡无法得到的包容和支持。他现在能公开自己的感情生活,也在一位美国学生凯尔(Kyle)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所爱。
“第三次约会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我真的很喜欢他。后来我们接吻了,发生了很多梦幻的事情。是的,我很高兴我们相遇。”

搬到澳大利亚之后,莱恩和家人也和解了。“在不断的提问和对话中,他们了解和接受了我这个人。”

一次视频通话中,Ryan的母亲在问候了儿子的工作和生活之后,然后对他说:
我从你们两个人的身上学会了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爱。爱不分性别,都值得去珍惜。我也祝福你和凯尔,长长久久。是真的。
Ryan说,父母的祝福更多的是与他们自己的和解。这也是他渴望已久的东西。

“这里的人和事都对我有强烈的影响,我要活出真实的自己。这是很美好的事情,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请在Facebook和Twitter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