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维州政府出版的繁体中文投票指南中,不足200字出现多处错误。
- 有移民自香港的墨尔本选民批评,当局处事马虎、不了解华人文化。
- 选委会表示,该指南由认证翻译机构制作,只承认部份错误。
今届维州地方议会选举以邮寄选票方式进行,76个地区的选民须在明晚6时前寄出选票或亲手交给选举经理,选票必须在本月30日前寄达。
选举委员会早前将选票连同「投票指南」(How to vote Step-by-step instructions)寄到选民的地址。指南中包含多种非英语语言,方便不谙英语的选民阅读。
不过,有移民自香港的选民发现,该指南的繁体中文版出现多处错误。
根据本台广东话组取得的投票指南,发现短短不足200字的繁体中文指南中,出现最少两组错字──「顺序」写成「须序」、「候选人」(candidate)写成「后选人」,还有把「繁体中文」的分类写成「粤语」、「简体中文」写成「国语」。
维州选举委员会发言人回覆本台称,它使用一间有认证的翻译机构制作多语言小册子,翻译员检查后接受了「顺序」误写成「须序」的事实。发言人解释,今次错误似乎是源于重复使用了以往的出版物中插图上的错字。
至于繁体中文写成粤语,发言人亦承认出错,并表示日后在翻译的出版物中,会使用正确的术语。
不过,发言人说,翻译员认为「candidate」翻译成「后选人」并没有错。
然而,本台翻查包括剑桥网上字典、朗文当代大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等内的多本英汉字典,均显示「candidate」的中文是「候选人」。新州、南澳、西澳、首都领地的选举资料,亦曾将「candidate」翻译成「候选人」。

Mistak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How-to-vote guideline sparks anger in Victoria. Source: SBS
发现错处的姜先生向本台表示,虽然错字不会影响投票,但令人对政府的观感不佳。他认为,政府文件公布前校对两三次很正常,如果是请外判公司翻译,便应该由第三方合资格的独立人士检查,「它容许不合资格的人处理,做事十分马虎。」
对于把书面语的繁体中文错误归类为口语的粤语(广东话),姜认为是政府不了解华人文化所致。
最近一次(2016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维州有7万8,079人在家中说广东话,仅次于普通话、意大利语、希腊语、越南语和亚拉伯语,占当年维州总人口约1.32%
本台周三(10月20日)再向选委会追问「candidate」翻译成「后选人」的依据、哪一家认证翻译机构负责制作涉事投票指南、当局有否安排第三方独立机构覆检、有否惩罚机制等。
选委会发言人今日回覆时只重申,指南由认证翻译机构制作,当局收到的意见是「candidate」一词并无译错,但日后制作出版物前会再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