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王立强疑云背景:中国利用民主摧毁民主

学者何清涟观点,澳大利亚是中国红色渗透的重灾国,而澳大利亚对中国红色渗透的敏感程度远高于美国。

opinion: China uses democracy to destroy democracy

opinion: China uses democracy to destroy democracy Source: AFP

最近, “王立强”这个真假难辩、莫衷一是的中国间谍,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他所透露的情报除了向心这个人物之外,中共干预港台政治、意图操纵选举、收买台湾中时、旺旺等媒体集团、香港铜锣湾书店绑架书商案等,全是这些年在网上可以查得到的资讯,中国政府也播放了王立强2016年因诈骗案受审的视频,但许多人(包括中国人)仍然倾向于认定他就是中共间谍。
造成这种社会认知的背景不可忽视,细究起来,都是中共多年来对世界红色渗透,试图利用民主国家的开放包容摧毁民主的孽报。

中国在FBI眼皮下广布谍网

FBI的厉害,通过美国电视剧深入人心。但中国更厉害,居然在这只最厉害的老虎眼皮下面源源不断盗取美国知识产权,堂而皇之地推出千人计划,十年内引进了7000高科技人才,包括70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产业升级、制药业水平追比美国,很大程度上拜这些人才所赐。

中国派遣没有受过特工专业训练的人士,例如访问学者、留学生、商人、旅游者在美国通过各种方式窃取情报并非秘密,但由于“拥抱熊猫派”势力强大,遍布华府政界与全美学界、研究机构,其中一些人都接受中国政府资助,因此这问题在美国成了“房间里的大象”。直到2018年,中国的千人计划才被美国政府列为调查范围。经过一年多调查以后,美国参议院的常设委员会在今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千人计划: 对美国研究机构的威胁》(Threats to the U.S. Research Enterprise:China’s Talent Recruitment Plans)指出,中国透过200多个资助项目恶意利用美国的开放性来提高自身的国家利益。报告书写到,由于中国计划在2050年成为世界的科技大国,所以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专家。根据FBI的报告,中国在2008年到2020年之间投资了2兆元美金,相当于国民生产毛额(GDP)的15%。

报告列举的情况令人震惊:千人计划的成员向其服务的美国科研机构隐瞒在中国的合作情况,继续获取美国的科研资金,在中国设立“影子实验室”,实验室里的研究和他们在美国做的研究相同;还有些人就是直接把美国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盗取给中国。报告提到一个例子,一位千人计划成员从他工作的美国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偷走了多达3万份的电子文档。千人计划影响到的美国机构非常多,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国务院和商务部等等,与知识产权有涉的是高科技领域,也是中国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计划时列举过的,包括芯片、基础软件、基因修改技术、传染病防御和医治等等。

美国认为自己晚了十年防范,这是基于千人计划成立于2008年,其实是晚了20年。美国人有意“忘记”1998年的《考克斯报告》被束之高阁的旧事。当年《考克斯报告》指出,中国于1980-1990年代在美国展开了大量的间谍活动。中国搜集情报并非依靠专业人员,而是通过访问学者、学术交流项目、在美国科技界或机要部门工作的华人、记者等。该报告陈述的情况与今天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那份报告生不逢时,遭遇美国商界、科技界、学界强烈反对,甚至有人将其批评为“麦卡锡主义”。

澳大利亚是中国红色渗透的重灾国

澳大利亚的科技产业不如美国发达,中国对它的渗透主要是几大类,收买政界要人,控制当地华人并影响政界,办媒体试图影响当地社会,控制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等,用澳大利亚人自家的形容,目的是想把澳大利亚变成中国的“傀儡国”。
中共在澳大利亚玩的这些把戏,美国简直根本就没被当成问题,甚至将其当作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结社自由等来看待。从这点来看,澳大利亚对中国红色渗透的敏感程度远高于美国。 早在2014年4月21日, 《悉尼晨锋报》刊登费尔法克斯传媒(Fairfax Media)亚太事务编辑约翰·加诺特(John Garnaut)的文章,称中国正在澳洲的主要大学内部建立庞大的秘密线人网络,并称中国情报官员曾向费尔法克斯传媒证实,中国正在构建用于监控华人社区的网络,以保护北京的“核心利益”。

这篇报道之后,澳大利亚关于中国红色渗透的舆论风潮再也未曾止息,澳大利亚工党参议员邓森因卷入“中国渗透”丑闻而辞职。后来,澳大利亚发现这种渗透遍及政界、学术界与媒体业,社会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感。2016年,澳大利亚时任总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授权发起一项调查。这项调查显示,中国是对澳大利亚渗透最为严重的国家,中共不仅试图对澳大利亚的政治施加影响,还想打开通往澳大利亚政府各个层面的渠道。
2017年6月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播放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澳大利亚的权势及影响力》的节目。这个节目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费尔法克斯传媒联合制作,美国联邦调查局、澳洲安全与情报机构、澳洲联邦律政部及首席检察官与国防安全专家参与制作。由于担心中国影响力,澳大利亚下令调查重修反间谍和外国政府干涉内政的法律,这部法律涉及如何界定中国驻外媒体与外宣媒体的记者的工作。

红色渗透:利用民主制的宽松开放反民主

澳大利亚反红色渗透的成果很多,这里就不提时时见诸媒体的名字,例如黄向墨、严雪瑞等案件,只介绍汉密尔顿(Clive Hamilton)那本《无声的入侵》(Slient Invasion),作者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正通过各种各种手段,企图将澳洲变为傀儡国家,在短短15年间,笼络澳洲前总理霍克(Bob Hawke)、保罗·基廷(Paul Keating)、陆克文(Kevin Rudd),将这些政要变成中共的新买办,大量中国资金涌入澳洲的农业、房地产、大学。无声无息间,中国成为澳洲官界、学界、产业的最大金主,也成为澳洲第二大地主。这本书完成之时,澳大利亚还处于特别亲中的阶段,这本书的出版很不顺利,曾被三家出版社拒绝之后,作者被扣上“反华”的帽子,该书被称为“新黄祸论”。
这本书为澳洲人敲响了自由与法治的警钟。澳大利亚两位政治新闻记者也根据中国间谍故事写了两本纪实性小说 “The Marmalade Files” 和“The Mandarin Code”,最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秘密之城》(Secret City),已经拍出了第一、二季。

我看过这部连续剧的第一季,尽管深知中共在世界的红色渗透非常严重,但对那么多澳大利亚政府高官包括情报系统高官尽入中共彀中,还是有点离奇感。直至看到《悉尼先驱晨报》(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11月22日采访前澳大利亚情报部门前任负责人邓肯·刘易斯(Duncan Lewis),才知道并非戏剧情节。刘易斯说,中国试图以暗地的间谍活动及操弄影响力来“接管”澳大利亚政治体系。中国可能锁定任何任职于政治机构的人,“间谍和外国势力干预都是暗中潜伏的,可能数十年都看不出效果,但等到看出效果时就太晚了。”据他描述,可能人们有天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己国家所做的决定不符合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这“不只在政治领域,在社群或经济领域也一样,外来势力从根本上接管,从境外发挥影响力”。

澳大利亚的醒悟与美国的半沉睡

从这些资讯来看,澳大利亚情报机构比美国FBI醒得早些,甚至已经领悟到中共情报系统创始人周恩来间谍工作中的“下闲棋”的手法(尽管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手法的由来):派遣间谍潜伏重要部门但多年不启用,但在关键时刻使用一次就足以摧毁对方。比如周恩来亲派留美经济学家冀朝鼎卧底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身边,直到国共内战关键时刻才向宋子文建言法币改革并拟定方案,这个方案实施之后让国民政府金融系统崩盘。美国好莱坞人士最喜欢玩政治,但由于新老板是中国资本,因此对那么多在美发生的中国间谍故事视而不见,至今还没有拍出一部类于《秘密之城》的电视剧,当然也没有这样《无声的入侵》这种警世作品。
王立强的间谍身份尽管破绽不少,他提供的情报多有新闻报道,但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原因之一是中共多年来利用民主制度的缝隙行摧毁民主国家之事,澳大利亚、美国、台湾等国家发生的中国间谍故事一个比一个丰富。原因之二则是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太差,北京利用宣传机器不断“辟谣”,等于在为王立强的间谍故事不断添加柴火助兴。

作者:何清涟,中国经济学者,现居美国。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本文系SBS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Mandarin.Program@sbs.com.au。)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