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哈萨克斯坦政变,俄、中、西方谁输谁赢?

何清涟:哈萨克斯坦从来就没有真正平静。随着俄罗斯出手,这次动乱已经平息,俄罗斯又下一城。中国在哈虽有利益,但无介入能力。

A Kazakhstan soldier guards a street in Almaty, Kazakhstan, Friday, Jan. 14, 2022. Life in Almaty has started returning to normal after days of unrest.

A Kazakhstan soldier guards a street in Almaty, Kazakhstan, Friday, Jan. 14, 2022. Life in Almaty has started returning to normal after days of unrest. Source: AAP Image/AP Photo/Sergei Grits

哈萨克斯坦最近的政变凸显了国际地缘政治之变。在西方媒体不断纠缠于专制、民主这类话题,并寄望于中国因利益受损出面干预之时,俄罗斯终于又下一城,让苏联独联体国家哈萨克斯坦“回归”俄罗斯怀抱,美欧左派政府应付国际事务的无能再次被证明——此前在2021年初已被缅甸军人政变证明过一次。

哈萨克斯坦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平静

此次事件的起因,内因当推哈萨克斯坦的内部矛盾。一是哈萨克斯坦内部的民族矛盾——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各有身份认同。据说在哈萨克斯坦人的身份认同中,玉兹之别要高于家国之分,它长期根植于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生活中,在官员任免升贬、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衣食住行社交礼节等方面,以玉兹划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势力的介入极易成事。长话短说,前苏联时代的中亚,不仅经济落后,还有各种层出不穷的矛盾。为压制人口最多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苏联不断支持哈萨克斯坦的壮大,曾将此前沙俄从哈萨克斯坦夺走的5个州重新划入哈萨克斯坦版图,使其国土面积多达272.5万平方公里,比其它中亚国家的面积总和还要多。也因此,与波兰等“十字路口之国”相比,哈萨克斯坦还多了俄罗斯这双关注的眼睛。而处于“五道口”的哈萨克斯坦又没有相应的国家实力,这就注定了该国命运的跌宕起伏。

苏联在慷慨赠与哈萨克斯坦大量国土的同时,也不断增加俄罗斯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中的比例,以期达到同化哈萨克斯坦的目的。苏联的操作接近成功,比如1989年时,俄罗斯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中的比例高达37.8%,仅次于哈萨克族的39.7%。在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2009年人口普查时,俄罗斯族人口仍然有379.37万,在总人口中占比23.7%,为哈萨克斯坦第二大民族,仅次于哈萨克族的1009.6万人口(占比为63.1%)。这种族裔结构,再加上哈萨克斯坦本身的玉兹身份认同带来的分裂,为哈萨克斯坦的分裂埋下了祸根——这情况可以参照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事件。克里米亚半岛是一个自治共和国。该国人口当中,俄罗斯人占主体,乌克兰人居次,还有少数克里米亚鞑靼人和白俄罗斯人等,当地居民主要说俄语。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归属公投结果以97%赞成的得票率获得通过,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正式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脱离乌克兰,成立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并准备加入俄罗斯联邦。

哈萨克斯坦这场动荡始于2021年末,由民众抗议能源价格暴涨开始,很快就发展成该国统治阶层内部的争斗,即该国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之间的内斗。决定这两大势力输赢的关键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两人当中选择了后者,而后者通过“集体安全组织”的平台呼吁其派兵维护秩序,集安组织如其所愿进入。

考虑到哈萨克斯坦虚弱的国家实力,以及该国与俄罗斯复杂的历史羁绊,回归俄罗斯算是找到一个靠山,有乌克兰经验在前,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不会认为欧盟是可以依靠的坚实肩膀。

俄罗斯:该出手时就出手

普京作为领导者的决断能力,在哈萨克斯坦政变这一事件上得到完全的展示。

据俄罗斯媒体日前引述土耳其媒体Yeni Akit的报道说,他们得到普京与哈萨克总统电话的内容,普京答应出兵所开出的条件可能包括:要求哈萨克斯坦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重新让俄语拥有哈萨克斯坦第二官方语言的地位;让北部的俄语系居民区享有自治地位;以及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俄罗斯军事基地。1月6日,今日俄罗斯(RT)总编辑玛格丽塔·西蒙尼扬(Margarita Simonyan)发文呼吁,俄罗斯既然出兵相助,也应当向哈萨克斯坦提些条件,她给出一份包含6项条件的清单,与Yeni Akit的报道主要内容相同。英国《卫报》认为,这代表了俄罗斯国内不少人的心声,该报于1月6日发表一篇题为“普京在哈萨克斯坦冒险并希望获得回报”的分析文章,猜测集安组织出兵维和主要是俄罗斯决定的,而俄罗斯这么做就是希望期待获得丰厚回报。不管是否有这样的协议,俄罗斯趁机将哈萨克斯坦纳入俄罗斯势力范围却是事实。

普京有句名言:"不怀念苏联就是没有良心,而想回到苏联就是没有脑子"。俄罗斯人怀念苏联,与其说是怀念苏联时代的生活,不如说是怀念对他们而言那个“统治”世界的伟大时代。普京一直在为此努力,由俄罗斯牵头成立于2002年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就是为成立俄罗斯联邦而做的组织准备。集安组织现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六个成员国,采用“轮值主席国”制度,由成员国每年轮流任职。

在2021年10月21日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全会上,普京发表了一场演进,阐述了他对于当下世界局势的深度思考。他强调疫情和气候变化给世界带来的系统性改变,主张坚持国家的边界而非推崇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作用;主张用渐进变革的文明方式处理问题而非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方式导致国家损失;主张坚持有机的价值观交融而不是西方激进左翼一样推动进步价值观。他还讽刺了美国好莱坞的政治正确和目前盛行的取消文化,再次明确了俄罗斯“温和保守主义”的国家哲学。

历史的机会,向来是明智者才能抓住。

中国有经济利益关切但无介入能力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利益关切源自两点:

一,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各类投资甚多。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居世界第七位。因该国能源需求不大,90%的石油用于出口,石油贸易成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在该国各类投资累计290.1亿美元,投资企业高达2800余家,位居哈萨克斯坦注册外资企业总数的前三位。2021年全球经济前景恶化,但是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全行业的直接投资同比逆势飙升44%,投资额达到5.8亿美元。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注册企业大多数从事能源领域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一带一路计划中,哈萨克斯坦确实算得上是北京的利益关切点。

二,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陆上能源的最重要通道,除了和俄罗斯的通道外,哈萨克斯坦这条线最重要,而战略意义如此重大的陆上能源通道,很可能也将被俄罗斯控制。也就是说,中国今后的陆上能源通道,几乎全仰仗俄罗斯。

因为哈萨克斯坦的内斗,中国当然会面临能源安全的未来不确定性。被推翻的纳扎尔巴耶夫和马西莫夫,是中国经营多年的一份战略资产,马西莫夫曾经在中国的武汉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读书;纳扎尔巴耶夫则主张在中俄之间实行平衡外交,都算得上亲华势力。现在两人下台,俄罗斯实际上控制了这个国家,给中哈关系带来了变数,这是中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事实上,哈萨克斯坦局势对中国来说,完全不在中国的掌控中。首先,俄罗斯才是决定 哈萨克斯坦政局的关键力量。普京闪电般出兵,在不到一天内就协助扭转哈萨克的局势,这向西方国家发出了一个信息,即普京将坚定捍卫他认为属于自己的版图。其次,中国完全没有介入的军事组织力量。上海合作组织是由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与集安组织重合的国家有四个,但协议不包括军事安全。

现在,哈萨克斯坦政治大局已定,西方媒体总拿中国在哈投资说事,希望中国介入。其实世界有100余个国家在哈萨克斯坦有直接投资,排名前十依次是荷兰、美国、英国、法国、英属维尔京群岛、俄罗斯、意大利、中国、加拿大和瑞士,中国排位第八,其他九个国家全是发达国家,中国当然不会为其他八国火中取栗。

作者:何清涟,中国经济学者,现居美国。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