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长假东瀛游篇第三篇】走访靖国神社

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访靖国神社。

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 Source: Wikipedia

「由来及争议」
二次大战末期,日本皇军为阻挡美国势如破竹的攻势,决定成立一支空军敢死队,起名「神风敢死队」,并在今日东京市千代田区,当时盛名的历代官办神社「靖国神社」举行出征仪式。当年坊间流行一首「神风敢死队」的歌曲,名为「同期の桜」。最后四段内容大约的意思是指「尊贵的阁下与我在军校同期毕业,尽管他日离散,但当春天来临之际,靖国神社花儿盛开的季节之时,也是我们在树梢上再见的日子吧。」敢死队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心情尽显无遗,当然历史告诉我们当年日本军部兵行险着,其实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垂死挣扎的阶段。而「靖国神社」也随着历史的变迁失去它昔日明治年代的光环,它的官办地位甚至被麦克亚瑟大元帅削掉。但尽管如此,它仍然屹立至今,并以「宗教法人」的地位继续其历史的任务。

日本国民每年到了三月樱花盛开的季节,便一家大小来到「靖国神社」尝花,每到8月25日「终战纪念日」,亦即1845年已故昭和天皇播放「玉音」正告国民日本战败的那一天,他们便来到「神社」参拜瞻礼,纪念他们历代阵亡的将士祖先。然而打从1959年至1978年期间,「靖国神社」陆续将丙级、乙级、最后甚至甲级的二次大战战犯列入供养名单之内。这一个举动导致二次大战期间饱受日本皇军蹂躏的周边国家群起谴责,指日本政府无视历史的裁判,甚至意图为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复辟,罪名严重。

日前来到东京,我便抱着历史的绞结及好奇,走到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看过究竟,看看这个是非之地是否如此的黑白分明,并无任何历史的妥协余地,以及尝试探究日本国民如何看待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侵略的一页。

「靖国神社的视野」
从东京站去「靖国神社」,可从东京站的丸内缐转乘新宿缐到九段下站下车,沿着出口指示,走上路面,前面开阳之处,正是「靖国神社」的所在地。神社路面名为参道,由灰色的花岗岩舖砌而成,两面建有高墙约5米高,外形朴实,沿着参道走前300米来到回旋处,右面栽种了数十棵樱花树,其中有三棵名为染井吉野樱,每年日本气象厅就以这三棵野樱花的开花日子决定当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为此缘故,「靖国神社」除了执行其历史的任务,供养悼念战时死难者外,对日本国民而言,其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尝花首选地点。
樱花盛开的日子
樱花盛开的日子 Source: Flickr
        

走过回旋处,前行200米,就到达「靖国神社」的正殿入口处,门中间刻有大型金漆的日本皇室的徽号,气派非凡。之后,沿着参道再向前走300米左右,靖国神社的主殿就在眼前。当日见到有日本国民走到主殿正前方,以神道教的拜祭仪式参拜。他们先鞠躬两次,然后合十,拍掌两次,默祷向在神社供养的战时死难者表达敬意,之后,退后一步,再鞠躬,礼毕。


当日在场的,还有一些旅客,其中不乏中国国民,大家并无参与参拜的行列,只是从旁观看,期间不言欢,不拍照,以示尊重。看过了,再走到其他展览馆浏览一番。其实主殿则面附设一个神道教的团体参拜场馆,呈长方形,设计简朴,以传统偏黄的木条为间隔,地面铺上榻榻米,场馆灯火通明,两旁站立了穿上白衣的侍从人员,恭谨的等候参与团体参拜的组织入内。

「日本国民参拜的理由?」
对于日本国民在「靖国神社」参拜一事,据参阅的主流思想指出,并非歌颂二次大战的日本阵亡战士或战犯,而是纯粹从一个敬礼先人的态度进行,「靖国神社」内并无任何自明治维新年代以来的阵亡将士的灵位, 有的只是他们的名字放在参拜名册之内, 内里亦包括历次战争被送到「靖国神社」内的死难者名单,其中包括平民及寻常的老百姓,甚至包括二此大战时反对日本政府侵略周边国家的人士在内,数目达244万多余。当然在「终战纪念日」,有前日本军人穿着二次大战的军服举起太阳旗,列队参拜,这个举动一般引起海外甚至海内的争议,认为与右翼的军国主义复辟不无关系。
具爭議的終戰紀念日參拜活動
具争议的终战纪念日参拜活动 Source: Wikipedia
日本政府官方的解释是「靖国神社」陈设甚麽东西是馆方的事,与政府的立场无关,政府为靖国神社的定位是一个宗教法人的场所,悼念历次战争的死难者。而日本皇室自「靖国神社」将甲级战犯列入名册之内后, 已经不再前往神社,进行周年的参拜,立场是明确的。但执政者却间有做作,有首相及政客曾经在「终战纪念日」以外的日子入内参拜,因而引起周边国家的强力反应,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从一位好奇的海外旅客而言, 这些争议实在太过政治化了,非一般平民百姓可以参与其中。无论证论如何的充实,取向如何的明确,只要从政者刻意操弄,白可以变黑,相反亦然。不过话虽如此,自二次大战后,政教分离的既定宪法规定是不可模糊,也不应模糊的。

 「遗憾」无缘游览游就馆

最后要谈谈「靖国神社」左侧附设一个军事博物馆,起名「游就馆」,内里收藏了自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日本军方在海外​​战争用过的部份军械、军服、战士的遗书、家书及简介历次大战的重要人物。展览的重点包括二次大战的零式战斗机及鱼雷等,而其中最具争议的莫过于展览了二次大战被誉为发动东北亚及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东条英机,以及其他甲级战犯的遗物等。遗憾的是当日走到场馆时, 正值日本国民放新年大假,除正殿开放让市民参拜之外,「游就馆」暂时封馆,直至一月四日为止,故此无缘目睹内里的展品,有的只是在馆外竖起一道游馆介绍,从中略知一二,与大家分享,遗憾。


分享

Published

By 宋慶勤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