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朗核野心:我们已知什么 又有哪些仍不确定?

在各方声明与反驳交织的复杂局面中,我们究竟对伊朗的核计划了解多少呢?

A nuclear facility with a mountain range rising behind it.

Natanz nuclear facility in central Iran has been targeted by Israel in recent airstrikes. Source: EPA, AAP / Abedin Taherkenareh

尽管伊朗被认为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潜力,这一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其与以色列持续敌对的核心因素,但关于德黑兰核计划的许多关键问题依然未有明确答案。部分专家甚至指出,该计划的最终目的仍旧模糊不清。

根据以色列官员的说法,6月13日对伊朗发动的空袭,其核心目标是“摧毁伊朗的核计划”。这场袭击也被视为两国目前空中战事的导火索。

以色列政府长期指控伊朗伊斯兰共和国(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意图制造核武器,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更是将伊朗的核计划形容为对以色列的“生死存亡之威胁”(existential threat)。

然而,伊朗方面始终坚决否认正在研制核武器,强调其核计划完全聚焦于“发展民用核能”。

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也多次重申,他于2003年发布的伊斯兰教法裁决(fatwa)已明确禁止核武器的研发和使用。

关于伊朗核计划的矛盾报告

墨尔本大学(Melbourne University)政治学讲师达拉·康杜伊特(Dara Conduit)在接受SBS新闻采访时表示:“很难确切判断伊朗核计划背后的真实动机。”

“目前我们掌握的最权威信息,是今年3月发布的美国情报评估报告(US Intelligence Assessment),其中明确指出,没有证据显示伊朗正在尝试制造核武器。”

不过,这份评估在最近几周已成为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在国会听证会上的发言提出质疑。

加巴德在3月表示,美国情报界“不认为伊朗正在建造核武器”。然而她在6月初的最新表态中则称,自己此前的言论被“断章取义”,并补充称:“美国拥有的情报显示,若伊朗决定最终组装核弹头,那么其在数周到数月内就有能力制造出一枚核武器。”

不过,据路透社援引一位接触美国情报资料的消息人士报道,3月的情报评估内容“并未发生变动”。这名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情报机构认为,伊朗若要研发出一个具备实战能力、能击中指定目标的核弹头,至少还需三年时间。

关于铀浓缩的核心争议

伊朗的民用核项目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美国“和平原子能”(Atoms for Peace)框架下获得支持。

但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国终止与伊朗的核合作。此后,伊朗转而寻求与俄罗斯和中国展开技术合作,并逐步推进本国的核研究和开发。

直到2002年,外界才首次获知伊朗在中部存在多个未申报的铀浓缩设施。这一消息曝光后,引发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项目迅速推进的广泛关注。

不过,直至2006年,伊朗政府才首次公开确认具备浓缩能力。伊朗时任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宣布,该国科学家已成功将铀浓缩至3.5%。而大多数民用核反应堆仅需3%至5%的铀浓度即可运转。

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核物理系研究员凯特琳·库克(Kaitlin Cook)在《对话》(The Conversation)上撰文指出,虽然只要20%浓缩度的铀就可以制造核武器,但目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普遍使用的是浓度高达90%的高浓缩铀。
就在以色列发动打击的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发布报告称,伊朗目前每月可生产34公斤浓缩至60%的铀。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伊朗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高浓度铀,若进行最后一轮提纯,理论上可制造多达9枚核弹。

康杜伊特对此表示:“问题在于,伊朗正在进行远超民用核能所需的高水平浓缩。”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不得而知。”

“可能是政权确有意图研发核武器,也有可能是在为未来重返谈判桌争取更多筹码。”

“通往危机的第一步”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6月发布的最新评估认为,伊朗已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下的义务,机构也无法继续认定伊朗的核项目“完全用于和平目的”。这一认定意味着,伊朗的行为已不符合2015年核协议所规定的限制。

2015年,伊朗与“P5+1”国家——即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和德国——达成历史性核协议。协议规定,伊朗在15年内将铀浓缩限制在3.67%以内,以换取国际社会对其解除经济制裁。

然而,2018年,第一任期的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单方面退出该协议,理由是“在当前已经腐朽、无效的框架下,无法阻止伊朗拥有核弹”。

康杜伊特指出:“令人遗憾的是,伊朗其实当时是在履行其协议义务。”

“我猜,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伊朗陷入危机的第一步。”

以色列空袭中断美伊谈判进程

在2024年再次当选总统后,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与伊朗达成一项“全新的协议”。

过去几个月,伊朗与美国代表就核问题展开了多轮磋商,谈判的重点集中在铀浓缩问题上。
在磋商期间,伊朗外交部长表示,伊方“不会接受完全停止铀浓缩”的要求,而这一点正是美国谈判代表坚持的底线。

随着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展开大规模空袭,这一轮谈判已被迫中断。

6月初,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阿尔(Gideon Sa’ar)在接受德国《图片报》(Bild)采访时声称,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已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潜在时间表至少推迟了两到三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Rafael Grossi)则在上周五发布声明,确认伊朗多个核设施受损,但并未说明此次打击对伊朗铀浓缩能力造成的具体影响。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Facebook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By Niv Sadrolodabaee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