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活动:悉尼舞蹈团新作「ORB」全球首演; 《不老的三毛》 主题展

悉尼舞蹈团2017季度双剧目新作「ORB」全球首演轰动 悉尼13日结束; 《不老的三毛——穿梭在弄堂》 主题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Sydney Dancing Company

Source: Supplied by Sydney Dancing Company

悉尼舞蹈团2017季度双剧目新作「ORB」全球首演

悉尼舞蹈团2017季度双剧目新作「ORB」全球首演于5月1日晚在悉尼沃什湾Roslyn Packer Theatre成功落下帷幕。剧目一为台湾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编导的「大明」,剧目二为悉尼舞蹈团艺术总监拉斐尔•伯纳切拉编创的「OCHO」——两种截然不同的舞蹈编排让东西、南北间的文化思考与艺术哲学发生了完美碰撞。

对于「大明」的编创灵感,郑宗龙有着独特的诠释:“《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写于西元前十一至前七世纪。其中《大序》篇章这样描述了舞蹈发生的时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他表示,常常,有种感觉在胸口震动,言语难以具象,则将之寄托舞蹈、神话和月亮代为抒发。那大概像是一种追求…‘追求时时都是满月的理解’。如果硬要用语言表达,我或许会这样说吧。”

服装造型乃「大明」的亮点之一,设计师范怀之从《仲夏夜之梦》中获得灵感,并加入她自己对“禅”与“极简主义”的理解,通过不同材质、简单的褶纹以及颜色的深浅来突显舞台灯光的明暗以及舞者的身体律动,从而向观众传达如水、如石又如山的舞台存在。

音乐方面,编曲者林强觉得月亮其实就像四季一样在变化,所以他就把音乐分为了四章:“冬月”、“秋月云”、“夏夜”、“春芽”,来与郑宗龙编排的舞蹈相呼应。
Full Moon
Source: supplied by Sydney dancing company
与「大明」温和敏感的诠释方式截然不同,拉斐尔•伯纳切拉编创的「OCHO」突显的是一种物理张力。“「OCHO」与我以往作品的编排方式非常不同,我想要让每一位舞者发挥他们自己的舞技,所以我分别对这八位舞者进行单独的编排来激发他们各自的身体语言。这次的作品完全是对人体的深入发掘,并且特别强调每一位舞者的独特性。” 拉斐尔说道。

对于与拉斐尔合作过多次的作曲家尼克•威尔斯(Nick Wales)对「OCHO」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思考:“我为「OCHO」编曲的灵感出发点其实是挖掘‘8’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尤其倾向于将‘8’这个数字看作是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点——物质世界、权威、个人力量与精神层面以及永恒自由之间的平衡。”

尼克•威尔斯创作的迷幻电子乐加上曼加利利部落的原住民歌手卢恩•梅姆鲁(Rrawun Maymuru)的绕梁嗓音,「OCHO」所探索的是连接人与人的无限可能。

大卫•弗莱舍(David Fleischer)为「OCHO」的舞者所设计的舞台造型,更是进一步放大了拉斐尔想要突显的“个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感”和“联系感”。

「ORB」U30s优惠票价提示:5月2日至13日悉尼站演出期间,每周二至周四,购票者只需凭有效身份证件购票,全场票价都仅需$30。
san mao
Source: SUPPLIED BY CCC Sydney

 《不老的三毛——穿梭在弄堂》 主题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5月5日晚,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携手举办的《不老的三毛——穿梭在弄堂》主题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新南威尔士州前艺术部长弗吉尼亚•嘉奇女士(Virginia Judge)、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先生,澳大利亚漫画家协会会长朱尔斯•费伯(Jules Faber)等近百位嘉宾及观众出席了开幕活动。

“三毛”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漫画形象,1935年诞生于中国著名漫画艺术家张乐平先生的笔下。 这是中国第一个儿童漫画形象。他善良,幽默,坚强,勇敢的性格为广大读者所喜爱,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他的故事更是中国在某一段历史时期中的缩影。张乐平先生创作的连环漫画完全没有借助文字,凭借着独具魅力的画面营造出一则则中外老少读者都能看懂的故事。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赵立主任讲到:“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塑造的三毛形象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漫画人物,伴着我一起长大,对中国漫画界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三毛流浪记》自1947年出版以来深深打动了几代中国读者。此次展览是希望纪念此作品出版70周年,同时希望从特别的角度加深澳大利亚的观众对现代中国历史的过去的了解。”
san mao exhibition
Source: supplied by CCC Sydney
新南威尔士州前艺术部长弗吉尼亚.嘉奇女士(Virginia Judge)在致辞中说:“今晚精心设计的空间很好的融合了中国现代与传统文化,《不老的三毛》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社会的不断地变迁和进步。张乐平先生笔下的这位小英雄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正直善良和充满爱心。张先生所塑造的三毛儿童形象深入人心,引起了广大读者对流浪儿童的关注与共鸣,纷纷向像三毛一样的流浪儿童提供帮助与捐款。” 她接着说:“我相信通过观看今晚的展览,在场所有观众都可以把三毛的正直,勇敢,向上带入自己未来的生活当中。”
 
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先生对举办此展的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提到父亲创作的长篇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是三毛漫画系列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得到广大读者充分肯定,吻合善良人们的爱心,被誉为“没有文字的文学巨作”。此部作品以难童为主题,引起大众的重视,尤其要提到了宋庆龄先生发动的慈善募捐和义卖活动,为收留流浪儿童创办了“三毛乐园”。同时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和“不老的三毛”从中国的上海一起来到美丽的澳大利亚,并衷心希望澳大利亚的读者喜欢三毛。

随后,弗吉尼亚•嘉奇女士代表儿童医疗研究院现场接受了主办方捐赠的一幅由中国漫画家早稻与澳洲本地漫画家帕特•格兰特(Pat Grant)合力创作的漫画作品。
 
《三毛流浪记》创作于1947年初,至今仍是中国影响最大,销量最高的一部连环漫画。今年正值其发表70周年,僅以此展览纪念中国当代最杰出漫画家之一,“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并希望通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漫画作品,让参观者重温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本次展览共展出100幅《三毛流浪记》漫画作品,三毛全身铜像一座以及法文版三毛获得的安古莱姆漫画节“文化遗产大奖”奖杯。此外,为了能让参观者更多地参与其中,中心展厅同时放映多部三毛动漫影片,提供三毛图书阅览,还设计了主题拍照道具等互动项目。
 
该展将展出至2017年6月8日。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