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评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主权移交 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认为要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方能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评论指出,习近平在演讲中,明确阐释「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宪制基础和法律保障,并进一步深化对「一国两制」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评论中引用香港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雨,证明香港需要以中国内地作为坚强后盾,才能抵御各种危机,包括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型肺炎疫情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
「一国两制」下,中港互惠互利
此外,评论员认为,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占得发展先机;而另一方面,香港各界人士亦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显示深入推进实践「一国两制」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符合全国人民共同意愿、符合香港居民利益、符合香港繁荣稳定实际需要。
评论表示,提出「一国两制」首先是为实现并维护中国统一,「主权问题不容讨论」。
又表示,「一国两制」中,「一国」是根、是本。「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评论员认为,在「一国」的基础上,「两制」的关系方能完全达致和谐共处、互相促进。
必须坚持依法办事
评论指,坚持「一国」的原则,同时尊重「两制」的差异,并维护中央权力和香港政府的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才能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让『一国两制』这艘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最后,评论亦重申法治精神的重要性,表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
评论员认为,香港在落实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确立的宪制秩序时,既要把中国依法行使的权力及香港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结合起来,亦要加强香港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宪法教育,「牢牢守护法治这一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汇聚爱国爱港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