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林表示,夺得澳网冠军的一刻,他与拍档葛原 (Bruno Kuzuhara) 都感觉「犹如发梦一样」。他说:「我不仅赢得一个 (大满贯锦标),而是赢得两个。加上今次澳网期间有不少香港人透过电视直播甚至前往墨尔本现场观看、支持我,既开心又激动;非常感激他们能在百忙中抽时间观赏赛事。」
不过,决赛当天墨尔本天气恶劣,雨势颇大,甚至造成局部地区水浸,但依然无阻支持者到场欣赏黄泽林比赛,更无影响黄泽林当天的表现。他说:「墨尔本的天气与香港很相似,经常下雨、太阳猛烈,都已经习惯了。」
他透露,拍档葛原是在去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期间主动邀请自己合力出战澳网。「当时我在四强赛事中击败他,他在赛后问我能否一同拍档出战澳网双打。我当时还未决定是否参与澳网,故此未有真正答覆。」

Source: Andy Cheung/Getty Images
「最终,我们在 12 月、1 月的时候 (证实会参与澳网),答应一起尝试出战双打,看看能否擦出火花。怎料,我们最终胜出!」
他指,胜出美网后有不少人主动邀请合力出战双打赛事,但自己自小已有与葛原在单打赛事中对垒、从未试过合力出战双打,故同意与对方一同参与双打赛事。
黄泽林坦言,葛原亦非一个可以轻松击败的对手。两人在单打对垒中互有胜负,「50:50 啦!」
黄泽林完成澳网青少年组男双赛事后,没时间留下欣赏偶像拿度战胜俄罗斯麦维迪夫 (Daniil Medvedev) 那场惊心动魄的男单决赛,原因是他要赶返位于西班牙的拿度网球学院 (Rafa Nadal Academy),为即将举行的埃及网球赛做准备。

黄泽林和任职中学教师的母亲合照。 Source: Coleman Wong
他说:「他临出赛前我有去找他,叫他『加油』。」

黄泽林 (左) 赢取澳网后,已连续第二个大满贯夺得青少年组男双锦标。 Source: Getty Images
「石油气罐」瞬间变「网霸」
黄泽林表示,他小时候是「肥仔」一名,有「石油气罐」的昵称。5 岁时因一次「机缘巧合」,首次拿起网球拍和教练练习,结果自那次起便爱上打网球,甚至每天都想打网球。于是,他 7 岁开始参加比赛,8、9 岁已四处「出征」,赢得不少奖项。
他透露,父母曾笑说:「(爱上打网球) 都是一件好事!可以帮你减肥。」
黄泽林表示,他今年 6 月 6 日便满 18 岁,根据赛例,他到本年底也有资格参与青少年组的比赛,不过,他暂时还未决定是否参与余下的大满贯赛事,皆因他想先看看自己在成人组方面的成绩才决定。

黄泽林跟家人感情要好。爸妈和姐姐在他的网球路上均有大力为他打气。 Source: AAP
哈佛史丹福招手却心系网球
很多人都希望可以跻身外国名牌大学就读。黄泽林透露,已有不少着名大学向他招手,包括哈佛、史丹福、密芝根等等,但他却仍然心系网球比赛,如无「意外」,他将会转为职业球员。
他说:「我很喜欢打网球,从小至今都如是,每天都想打网球。但我和父母都尚未决定我明年的路向将是如何。希望,如果我今年网球方面表现理想,就可能会暂时放下学业、先打网球,未来再重拾学习的生涯。」
父母均从事教育的黄泽林表示,相信爸妈对他从小选择网球而非专注学习「总会有」一些挣扎,尤其他一向的学业成绩亦非差劣,但他们都从不插手干预。
他说:「最好的是,他们给我机会尝试,任何事都让我去尝试。这样是我觉得他们与其他 (家长) 是有所不同的。」

拿度夺得澳网男单冠军后,飞抵西班牙拿度网球学院分享心得。黄泽林也正在该学院受训。 Source: AAP
拿度取代费特拿成新偶像
曾经有一段很长时间,费特拿 (Roger Federer) 是黄泽林的偶像。不过近年,拿度已取代了费特拿的地位,而拿度与他更趁本届澳网有空档时练球。
黄泽林指出,拿度曾与他分享一些参与大满贯决赛的心得,让他获益良多。
黄泽林说:「拿度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单是在网球场上,网球场外亦有给予我很多建议,例如生活上的其他事上,他亦给我很多帮助。」
他又忆述,在准备上场出战决赛时,拿度跟他说:「你已经进入决赛,已是很厉害。最紧要是享受比赛的过程,『搏尽无悔』。」这一句「搏尽无悔」,或多或少成就了今天网球技术如此出众的黄泽林。
他寄语如今将他视为「偶像哥哥」的青少年,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
「老土一句:『要赢别人,先要赢自己。』」

黄泽林跟家人感情要好。 Source: Coleman Wong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