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e与Jackson夫妇一家数年前从香港移民到澳洲雪梨,开设扭汽球和面绘等派对服务。
提到入行经历,Jackson表示十几年前在香港参加一次派对,看到小丑透过扭汽球带给孩子无限欢乐,从而引起兴趣。
Jackson说: 「YouTube上有大量教学影片,最初由自学开始,后来我接触到一些气球师,他们鼓励我入行。每次国际比赛大师到香港开班,我们一班行家一起去观摩。大家互相切磋,各人建立自己一套独有技术。」


气球师Jackson (左) Source: Supplied

港人夫妇Nicole与Jackson Source: Supplied
将香港扭汽球文化引进澳洲
Jackson表示以往出席国际扭汽球大赛,日本、台湾、俄罗斯和美国等表现出色,但较少见澳洲队参与。
Jackson说: 「澳洲在扭气球方面技术较幼嫩,仍然停留在四个简单款式『花、狗、剑、兔』,因此孩子对扭汽球不会抱有任何期望。」
「我最常听到的是『哗.....为甚么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的汽球!』。澳洲本地人较少见复杂的汽球扭法,我5分钟就扭到白雪公主或蜘蛛网出来。」
「每次活动我会随意问孩子想要扭甚么,当我在短短数分钟时间内完成这么复杂的迪士尼人物,例如公主或超人,都会让孩子与家长叹为观止。」

Source: Supplied
疫情发挥灵活多变的港人精神
新冠疫情开始的时候,所有派对活动取消,Nicole 与 Jackson的生意一落千丈。但他们发挥港人灵活多变、永不言败的精神,想到将香港的「应援气球阵」引进澳洲。
Nicole 与Jackson了解到疫情下亲友不能见面,重要节日不能共同庆祝。要知道本地人相当重视如18岁、21岁的生日,所以他们开设无接触式送礼服务。

Source: Supplied
他们尝试扭出一些特别的汽球摆设,例如迪士尼人物和漫画里的角色,甚至扭出爸爸的外型作为生日礼物。可以想像对方听到门钟响起,然后在家门收到这份礼物时的惊喜反应。
Nicole说:「我们的产品不是那些在商店随意买到的氢气球,因此客人会非常高兴。」

Source: Supplied
「疫情下运送大型气球摆设的难度非常高。首先要计算其高度、阔度和长度,可以放进我们的七人车内。然后在家里砌好,从车里拿出来时不能变型,汽球又不会爆破。」
Nicole指香港因为受地方局限,因此大型气球摆设一般只会出现在商场、酒店、演唱会或颁奖典礼上。较少像澳洲作私人礼物。
她说:「香港最常见在新年期间为商场制作大型狮头、在百日宴制作婴儿摆设、或是在婚礼上放置人型穿婚纱公仔。近年香港最大型的活动就是为偶像应援,像Mirror的粉丝应援。年头的颁奖典礼往往会出动全香港的汽球师。」
Nicole说: 「我本身是Anson Lo的粉丝,去年香港举行颁奖礼时,曾替卢瀚霆国际后援会(澳洲)设计应援气球摆设,并联络香港气球师制作,作为送给偶像一份心意。」

Source: Supplied

Nicole与朋友Connie去年在香港颁奖礼为卢瀚霆国际后援会(澳洲)设计的气球摆设。 Source: Supplied
澳洲面绘发展较香港佳
Nicole表示面绘也是透过YouTube自学,开始的时候是找自己3个孩子的脸不停练习。
Nicole说: 「澳洲面绘发展较佳,而且很受欢迎。每个星期或长假期商场、餐厅都有面绘服务。相反,香港因天气太热和湿度太高,孩子出汗会弄污脸部或衣服,加上香港家长比较多禁忌,不是所有家庭或孩子能够接受。相比下,澳洲的家长比较随意。」
「我自己会有本面绘选册,让孩子在当中选择。不然小孩子坐下来一、两分钟都想不出画甚么。」
Nicole表示最受女孩子欢迎的面绘是美人鱼、蝴蝶和独角兽。男孩子则会选择蜘蛛侠、超人或骷髅。
Jackson说: 「香港局限了只有女性面绘师,大概因家长不想孩子被男士接触。但澳洲却没这方面顾忌。」

Source: Supplied
Nicole 与Jackson表示派对一般在周末举行,因此较忙碌。另外就是12月圣诞节期间,是每年生意的高峰期。而淡季就是暑假1、2月。
Jackson表示最难忘曾参与健力士纪录制作全世界最大的熊宝宝户外汽球,当时跟超过百多位汽球师一起工作整整一个月,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有关从事大型气球摆设的经历,可收听Nicole与Jackson接受SBS中文广东话节目记者余巧恩的足本录音访问:

Source: Supplied

Source: Supplied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