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出现的颜色,绿叶繁盛,就会令人联想到充满生命力与希望。同时,绿色也代表了平衡、和平、疗愈等意义;这也难怪众多品牌都选用绿色作为环保产品的主要视觉色调。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轻轻松松,用另一角度去讲「环保」。
READ MORE

【5年環保政策】新州禁即棄膠用品 回收廚餘
大家有没有想过究竟近年流行的电动车如何节能和环保呢?而风车及屋顶的太阳能板,能储存多少能源和节省电费呢?而当人口持续膨胀,新兴国家经济崛起,人类不改变固有生活方式的同时,又如可减低气候变化为环境带来的威胁呢?凡此种种疑问的确令不少人质疑究竟环保产品是否真正环保呢?
其实,制作风力发电的风车和太阳能板之过程,是否环保真的见仁见智。以太阳能板为例,其玻璃板由矽或沙所制成。但由于沙之杂质过高,远不比石英纯正。于是制作商开山劈石开采石英后,再与大量的煤合成为矽,来制成太阳能板。制作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根本毫不比化石燃料工业为低。政客及主流媒体不断报道煤发电厂正关闭并由风力或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所取代,然而再生能源发电厂背后,依然依靠大量化石燃料所支撑。由于风力及太阳能过于受天气因素所限制,可储存的能源亦极为耗电,其效用根本被过份夸大。就连以绿色发电傲视全球之德国,至今依然有逾三份一主要能源来源为外国入口之石油,单以2017年便入口5,120吨煤,仍然极为依赖化石燃料。难怪俄罗斯限制向欧盟出口天然气,令德国等欧洲国家叫苦连天。G7峯会,你们会有讨论过吗?
至于电动车亦有类似情况。通用汽车或Tasla等汽车制造商虽力销电动车为「零碳排放」的运输工具,声称极为环保!然而,其充电之电力来源跟其他原油或柴油车毫无分别,均是以原油或天然气等作燃料。整架汽车的生产,当中各种原料均经过开采的天然资源,增加大量碳排放而得来。Tasla等新兴企业,生产电动车及太阳能板等仍然极为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及破坏自然环境,以环保及绿色产业作为行销绰头,是否有点自欺欺人?
READ MORE

Tesla:停收比特幣 只因「唔環保」?
矿泉水品牌FIJI Water选择将品牌打造成「取之天然,回饋天然」的纯净饮水,并强调其成分和来源都是来自原始生态系统,零化学污染与工业荼毒。但仔细分析FIJI Water的包装,一片天蓝色包装配上悠然深谷,再来画龙点睛加上一朵斐济的朱槿,令消费者不自觉就将其跟环保和零污染作出联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据material science方便的专家指出,装水用的宝特瓶需要450年才会分解掉。而平均一瓶装水有4969公里的碳足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斐济有47%的人是没有干净的水可以饮用!商品透过全版的大自然包装,可以看出商人在「Green Washing」上颇有策略,并试图将企业形象营造成为绿色环保而战的公益形象。
什么是Green Washing?最早期出现这概念是90年代,知名的左翼杂志Mother Jones将这个标题推上国际舞台。直到现在,他们仍致力揭发各种鲜为人知的企业幕后故事。Green Washing就是指企业、政府、或组织宣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实践作为,但实际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且利用行销包装企图掩盖事实,或误导民众往错误方向联想。
如何避免被「Green Washing」?以下是几种常见的Green Marketing手法:
- 笼统的概念:通常使用环保、纯净、天然等虚浮的字眼。
- 暗示性图片:通常会放上跟大自然有关的照片或图片。
- 不实比较:强调自家使用的特定原料极为环保。
- 缺乏佐证的标语:譬如「我们的成份最值得信赖」、「全世界最干净的制造过程」
- 花巧的化学成分:先来几套消费者看不懂的高级化学程式,作为一种gimmick。
当然并非每家企业都有Green Washing的倾向,身为消费者也同样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购买前了解产地相关背景,或该品牌的相关历史,才不会成为Green Washing的无辜羔羊。
READ MORE

響應環保!地球齊「熄燈」一小時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