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所访问学者、着名国际关系专家沉旭晖博士在接受SBS广东话节目组访问时就认为,今日今时,我们不能再视澳洲对华立场强硬是单纯为配合美国,因为,澳洲自身亦有其战略考量。
「当然每个国家(在对华立场上)都有自己的计算,例如选民的结构、潜规则等,是否正确仍然要由国家自己的选民去决定。但我相信对任何国家—包括澳洲在内,如何坚守自己立国的一些核心价值,而不让纯粹市场的因素所影响,这仍然是重要的。」
「而澳洲现在有所谓的『印太战略』,亦与日本、印度及美国—还未至于结盟—但实质战略性的合作亦越来越紧密,在这方面澳洲亦自然有一定的盘算。」
「如果这类合作—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战略上—是能捍卫国家的安全,澳洲以此为政策,对中国威胁作一种调节,我相信对选民甚至全世界,或者全球人类的宏观格局而言,都是正面的。」
「尤其是『印太战略』才刚刚开始,对澳洲而言这亦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因为多年来,澳洲一亦处于世界的边陲位置,但如果按『印太战略』,它是唯一横跨印度洋及太平洋的国家,其地缘政治位置相当正中。」
「因此,澳洲善用『印太战略』,可以籍此机会拓展影响力,亦可以与印度作出互补,因为对方人口多,资讯科技亦发达,与日本不论是经济还是政策合作上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互动。」
「这对澳洲其实是一个很大机遇,澳洲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前作为英国的附属,或者后期作美国的的附庸,或者再后期寻求脱洋入亚—但多年来都找不到一个好明确的定位。而这一次,『印太战略』亦是对澳洲处理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好机遇。」
READ MORE

【澳中貿易戰】聯邦政府考慮葡萄酒限制交世貿仲裁
坊间亦有不少评论认为,在西方的社会中,澳洲在国力上较弱,因此会较容易成中国制裁的针对目标,沉博士亦认同澳洲的确难免成为中国向西方展示锐实力的一个缺口,但随着澳洲的印太影响力增加,澳洲的未来仍然有危亦有机。
「将来我们未必会见到中国所谓的『战狼外交政策』—即希望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去影响其他国家的内部、或对中国的态度—在大方向上会有何转变。」
「中国未必会放下身段向任何国家改善关系,但作策略上的调整—即何时向哪个国家加强制裁—则仍然有机会改变。」
「而澳洲是中国比较着意以『锐实力』做实验的目标,所以就算中国有意向某些欧洲国家稍为放软制裁,亦未必会轮到澳洲。」
「如果西方国家能够联合行动,中国数字上不能同时对所有国家展开经济战线—这在机构上是不可能发生。」
「但澳洲的战略位置对中国仍然重要,中国要影响澳洲仍然是相对容易,因此,在可见的将来,中国对澳洲的压力仍然会较强,相信这一点对澳洲的政府而言,都仍然会面对着长期的挑战。」
「但目前中国的做法,并非单纯展示姿态,而亦同时积极地开拓与盟国的关系,而正如我之前所言,澳洲在『印太战略』当中,亦将由世界的边缘变成战略的中央,这对澳洲而言,仍然有危亦有机。」
READ MORE

中國與台灣倘開戰 澳洲將如何捲入漩渦?
而就美中关系,美中外长上月会面,一反外界认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可能会比特朗普较软弱的想象,而沉博士则强调,虽然在以国际关系层面,不能在一次外长会面中,就作为两国关系的寒暑表,但他认为,拜登基本仍延续特朗普的对华路线,但两人仍有不同的取向。
「一来,拜登较强调多边主义,而一个多边主义的框架,是其处理中国问题的一个大前提。所以可以见到,例如他针对新疆制裁,亦会联合加拿大、英国、欧盟一齐去做,这些事情特朗普期间未必能做得到。」
「另一个特色是,拜登亦会强调,不论与中国关系有几差,在某些范畴,美中依然要保持一个合作的空间—特别是环保的议题。所以,即使去到一个最极端的情况,就算双方打贸易战也好,似乎例如以环保议题作为双方一个对话的空间,这个情形是仍然存在的。」
「而上述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算是比特朗普更为有效—因为如果拜登有能力去联合国际盟友一齐行动,(对中国的)压力自然会更大。」
「但他毕竟仍受制于颇大的意识形态包伏及框架,例如当中国真的能够影响国际舆论时、或能够渗透入一些国际组织,去扭曲一些普世价值的定义时,以拜登的路线,可能就会受制于这种话语权战争。」
「所以拜登政府的优劣因素,亦同时存在,不过,直到目前为止,他与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仍然存在延续性。」
更多访问内容,请留意本台足本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