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一个旨在团结世界的展示体育竞技的平台。
但现在,它是两个政治裂痕不断扩大的强大对手的舞台。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Jen Psaki)已经宣布,美国会抵制将于明年初举行的北京冬季奥运会。
她说,美国运动员仍将参加比赛,并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支持。
普萨基说:“鉴于中国在新疆持续进行的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以及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拜登政府将不会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派驻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
此举是鉴于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担忧,尤其据称对该国100多万维吾尔穆斯林实施的暴行。
普萨基还表示:“正如总统告诉习主席的那样,捍卫人权是美国人的基因。我们对推动人权作出了基本承诺,我们坚守于自己的立场。而且我们将继续采取行动,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推动人权状况。”
白宫在其决定的理由中还列出了其他侵犯人权的行为。
其中包括近期外界对于网球运动员彭帅状况的担忧以及中国在香港反政府镇压中所起的作用。
北京方面已迅速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责美国是在“作秀”。
赵立坚在12月6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称:“冬奥会四年一次,是运动员们展现自身风采的难得机遇。北京冬奥会的主角是各国运动员,而不是个别政客。那些叫嚷‘抵制’的政客为了政治私利,作秀炒作。他们来或者不来,没有人会在意,对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这一消息距离美中两国领导人进行视频峰会仅过去数周,当时拜登和习近平提出了外交重置的前景。
READ MORE

美中领导人视频会晤中传达出台湾问题上的紧张信号
相反,美国采取了类似于全面抵制莫斯科1980年夏季奥运会的行动,在当年的冷战高峰期,65个国家没有参加这一届奥运会。
但由于美国运动员仍将在2月前往中国参加比赛,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次的行动可能不会产生同样深刻的影响。
体育和娱乐法律研究所(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Institute)的迈克尔·麦肯(Michael McCann)说,美国通常利用奥运会来表达政治观点。
他说:“但我认为值得一问的是,如果运动员还在那里,这是否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它不会有1980年那样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在考虑正式抵制北京冬奥会,因为外界要求澳大利亚总理效仿美国的呼声越来越高。
自由党参议员埃里克·阿贝茨(Eric Abetz)呼吁支持这一举措。
他说:“如果所有领导人都不去,如果希望能提醒这一政权,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可接受的。”
澳大利亚维吾尔族社区的拉米拉·查尼舍夫(Ramila Chanisheff)正在敦促总理采取行动。
“请抵制北京奥运会,现在就说出来,因为我的家人及澳大利亚这里的其他成员一样,他们的家人的性命都取决于此。我知道美国不可能独自做到这一点,它需要志同道合的国家效仿,澳大利亚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位置,也可以迅速效仿。”
作为中国密切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也证实它不会派出任何外交官。
但新西兰副总理格兰特·罗伯逊(Grant Robertson)表示,这并不属于抵制。
“一系列的因素,但主要是与新冠疫情有关,而且考虑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物流及疫情相关的因素不便于出行。但是,我们已经在许多场合向中国表明了我们对人权问题的关切,如最近总理与习近平主席的谈话。所以,他们很清楚我们对人权的看法,但我们已经做出了不参加的决定。”
国际奥委会正在尊重其政治中立性。
他们也对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超越政治这一事实表示欢迎。
现在,全世界都在等着看中国会决定采取怎样的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