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后,很多从前在香港的人和事,都消失了,如每年的六四集会,每年的七一游行,如已经结业的苹果日报,基于对香港前景的忧虑,不少人选择移民,远走他国。
有人走,也有人留,就如Raymond。
Raymond自小移民澳洲,直至1997年回流香港做生意,现时在香港经营咖啡厅,拥两间分店,他指97年当时自己只想回港赚钱,短暂停留,但后来却再离不开香港。
他喜爱香港的五光十色,也喜爱香港去哪都交通便利,香港人也很有礼貌跟素质,对比起澳洲,他认为澳洲生活简单却沉闷,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像孤岛,去旅行动辄都要坐很长飞机,而香港去旅行,短途机已有很多选择。

Source: Supplied
但他喜欢的香港,在他眼中,也日渐失色,自2019年「反送中」运动,至现在国安法的实施,他直言「觉得现在香港呼吸比较困难」,有好多东西对比起以前都不可以再做,例如不可游行,不可集会,很多东西都改变。
过去一年,很多香港品牌结业,如国泰、如苹果日报,他认为,不论是国泰,还是苹果,都体现香港人精神,代表到「好多嘢」,而他觉得香港人精神就是永不放弃、坚持跟互相关怀。
他看着新闻也感难过及无力,但他指无论如何,都是要生活下去,他希望可为香港做一点事,作为一间小公司,他也希望可「出返小小力」,在苹果日报出版最后一份实体报纸,Raymond在半夜3,4点就出门等报纸运送往报摊,当日他购买了逾百份苹果日报,在店内每一个位都放上一份苹果日报,身体力行支持。
他亦向国泰及苹果日报的前员工招手,招聘广告上写着「请得一个得一个」。

Source: Supplied
香港网民发起黄色经济圈,呼吁港人「惩罚」黄店,Raymond的咖啡店亦是「黄店」之一,但他对于自己是不是「黄店」并没有太在意,自己并没有刻意将店打造成「黄店」,他自己亦不会想去斗黄,他只是想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坚持自己的立场。
问Raymond他的立场是甚么,他所谓对的事情是甚么,他只表示,他支持年青人,年青人是我们的将来,人口总会老化,而年青人就是我们的希望。
身为一间「黄店」,他亦透露与一些商场谈租务时,对方会附加一些条件,如要求餐厅立场中立,不可贴标语。
Raymond指,之前他在店内有卖一只熊公仔,公仔穿有一件写着「香港」二字,并有黄丝带图案,后来商场叫他收起,不可以再卖,他不懂为何「公仔都唔可以卖」,但他最后亦把熊公仔和店内的一些标语收起。
国安法实施之后,他坦言在咖啡厅的不同社交媒体上,包括facebook、instagram,他已把从前一些帖文删除,为的不只他自己,也是顾及到店内员工的安全。

Source: Supplied
他直言未来香港的营商环境相信只会愈来愈困难,如政府可能对于餐厅的要求,如酒牌、卫生或防火设备方面会愈来愈挑剔,他又以维他奶有员工在七一身亡的事件为例,反映现在作为公司,在经营上及发言上都要十分小心。
即使如此,拥澳洲国籍的Raymond仍然没有打算离开香港,未来仍然会有在香港开分店的计划,他指自己十分爱香港,除非「到了我连一句香港加油都真的不能再说的时候」,他认为,到时真的留在香港都没有意义,他才会有离开的计划。
Emily是其中一位加入咖啡店的苹果前员工,现时在咖啡厅担任公关一职,她指,从前做记者者的2年、经历过香港人还能抗争的年代已足够,离开苹果后,她心理上承受不了将来有另一间媒体再倒闭,故选择转行,自己对咖啡亦有兴趣,故选择加入。
对于再做黄店会不会有忧虑,Emily指,「老板应该惊过我」,她个人不担心,只有少许担心如被警方或相关人士会留难餐厅。
她觉得Raymond是一个特别的生意人,虽然黄色经济圈有一定市场,但同时亦有风险,但她希望香港会有更多商家如Raymond一样,关心时事与局势,香港可能会较好。
至于另一员工Nicola,在咖啡厅已任职6年,现时是高级店经理,她指,自己最初加入咖啡厅只是觉得工作有挑战性,后来咖啡厅成了一间「黄店」,她更认为自己是要做觉得「啱嘅嘢」,希望将来咖啡厅可愈来愈多分店。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