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底的澳大利亚私校百强榜单出炉,到日前公布的澳大利亚公立中学百强榜单,从8月下旬新州精英中学的放榜,再到10月即将拉开帷幕的高考……这些教育动态一直受到公众关注,也引发广泛讨论。教育塑造孩子的成长、人格和未来。许多人关注的不仅仅是排名和升学,也在思考一个核心问题: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讲师张弘治博士(Dr Hongzhi Zhang)接受了SBS普通话节目采访,分析教育的本质以及何为好的教育,在多元且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尊重学生的成长节奏和发展差异
在张博士看来,好的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内在动力。
他指出,孩子最需要的是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和发展,去尝试和体验,而家长、学校和整个社会,则需有耐心,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Source: Supplied / Dr Hongzhi Zhang is a senior lecturer in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at Monash University.
“应该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让他去体验这个教育的过程,”他说,并且“容许学生发展差异存在,容许这种跟你的预期不相一致的情况出现,因为你代替不了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去学习”。
在分析“好教育”的关键因素时,张博士提出,首先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本,其实它应该是以学生的个性以及潜力发展为主”。
他继而提到好的教育还应注重公平和包容,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他们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节,帮助他们面向未来,同时塑造其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内在动机为何重要?
张弘治博士指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不管是政府老师家长也罢,所有最终的目标是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方式也罢,选择什么样的学校等等,核心都是促进他的发展”。
他认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没有动机的发展,完全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浪费金钱;激发他的动机,让孩子来选择他的学习方向”。
与此同时,他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的重要性,“应该放到学术的前面”,在当下信息复杂纷繁、压力倍增的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挑战远超以往。他认为对学生应引导他们建立自我认知,相信自己有价值、有能力,并能把所学与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
点击音频,收听详情。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