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籍港人回港追梦终成大台导演 「挨住做」试过带病连踩52小时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Source: Leo Ho

曾拍摄《深宫计》等年多部无綫电视重头剧的导演何嘉华(Leo Ho)向SBS中文广东话节目,分享他在逆市回港进入演艺圈,并决心成为导演的经历。


1993年,Leo随家人移民澳洲雪梨,并曾在大学毕业后在澳洲任职平面设计工作,而他决定回流香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他在澳洲求学期间,经常会接触香港无线电视出品的电视片集录影带。

「我本身是从事平面设计,当时就觉得平面设计没有太多空间,开始想从事其他媒体,进行比较立体的创作。」

「亦由于我自小就看大台,对之亦有些幻想,觉得不如回港踫踫运气,所以大约在2003年,我就回到香港试一试是否有机会入行。」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与其他新入行的人一样,Leo亦是由副导演的工作开始。

「其实副导演的需求很大,因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挨得过,所以经常有人离开或加入,若有人想入行,只要有少少(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获聘的机会都很大,至少我当年是这样。」

「副导演其实是从事安排及计划的工作,例如以整个剧集而言,首先我们会有一个剧本,当中有不同的场口;

「但因为拍摄并不会顺着场口的次序,是会依照场景与时间—即早上或夜晚—而定,因此,我们必须将这些原素整合及处理,然后而处理演员,演员一般不会安排他早上一场、晚上一场,若你要找某人拍摄,若你能安排他整日都在拍摄、这样就会最省时。」

「这些都是能令拍摄顺畅及控制成本的工作,如果你没有计划,东拍一些、西拍一些,就会有机会令成本过高而超资。」

「副导的工作亦包括安排演员及道具、例如你要需要拍警察,我们亦要负责事先申请(许可)。」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Leo形容自己的副导演生涯是「辛苦亦经常遇到挫折」。但他指,因为错误才令他有机会从中学习及成长。

「要慢慢挨出头,你可以想象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自己亦试过很多次『撞板』(踫壁),例如,试过弄错要预订的物品,加上我最初回港时,中文会(比其他人)差少少,看剧本有是会看漏眼—看少一只字,或因看漏而漏了叫演员及道具、会做错很多事情。」
「但你错过一次之后,你就会很记得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副导的工作亦是最辛苦的,因为你必须最早到达及最迟离开,我们以12小时为一组戏、你必须比其他人早一至二小时到达打点一切,走的时候你要必须确定所有人完全无问题、所有事情已妥善处理才能离开;」
「如果超时拍摄,可能就会连睡眠的时间也没有。」
「而且副导的责任亦很大,现场所有事情,多多少少都会找你处理,全世界都会问你不同的事情,亦因为的工序及牵涉的部门太多,所有部门都会找你,所以我们的电话永远是响个不停。」

「辛苦的是其他人都是做自己的事情,但副导就要完成所有人的事情。」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虽然副导演往往要为工作犠性睡眠的时间,但即使后来当上了导演,Leo仍然会为拍摄的工作而不眠不休。

「当年我拍法证先峰(第四辑),我有一次在不眠不休下、总共拍了52小时,最惨的是我之前已因为拍外景而着凉,要在生病下连续拍摄52小时。」

「当时我要持续食药减低病情,食药后好些,但2小时后又开始发病、4小时后再食下一服药又再舒服一点,不断在发烧与不发烧的轮替下完成所需要的拍摄工作。」

「这个经历是我人生中最辛苦的,但无论如何辛苦,做我们这一行的人是很奇怪,因为现在回忆仍会是开心的经历,因为我会觉得,除了做我们这行的人外,有几多人有机会持续工作52小时?」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虽然Leo认为自己成为导演的路并不平坦,但他认为自己比其他的幸运的是,有机会到过不同的机构工作。而他在视影界的第一个成就,亦就是他在Now电视台工作的一个电视剧项目中获得,而这也更加强了他对成为演导的决心。

「其实我是2003年开始入电视台做副导,做了约四至五后就离开,之后有不同的尝试,我又做过舞台剧、又做过凤凰卫视、又去过Now电视台,都是为了找寻机会。」

「我在Now工作时,有机会拍了一出名为《卫志夫》的剧集,其实是一出大陆剧,但当时剧集收视非常好,亦是当时该电视台唯一赚钱的剧集,因此我亦有机会获得电视台的杰出员工奬。」

「当年(第一次)上大陆拍剧,是完全水土不服,当年我甚至连普通话亦不会,对着整个制作团队,可以话不知所措;」

「但大约就在半年的时间,我由不会到学会普通话,亦学会他们如何摆放机位、及他们的流程是如何运作;」
「可以学习别人的东西,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经验;」
在Now落脚并成为综艺节目的导演后,Leo却仍然最希望是拍摄戏剧,于是他在大约2013至14年,决定再从回TVB,并拍下了包括《深宫计》、《法政先峰4》、《逆天奇案》、《星空下的仁医》及《十月初五的月光(胡鸿钧版)》等多出受欢迎的剧集。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有人指香港的影视业近年正不断走下坡,而在2003年回港发展的Leo亦亲身见证因香港的经济环境转差、而影响影视业发展的种种问题,但他仍然深信业界中人有能力打造下一个影视业盛景。

「2003年更是沙士爆发的一年,香港当时像死城一样...跟着2007就出现金融海潚,一路下来都没有太多好事(在香港发生);」

「影视业最高峰的时期是八九十年代,当时经济起飞带动娱乐,业界当然兴旺,所有天王巨星在红馆表演等盛景(都是在当时出现);」

「现在的确影视业亦正走下坡,同时有不同国家的优质影视作品、例如南韩及中国,美国更不在话下,而若要与这些地方的影视业竞争,其实我们亦要自强,要再做好一些才能有望追得上其他人的水平;」
「当然现在香港的影视业的发展无疑是较差,但不代表我们不能再有好景;」
「因为不论经济好与坏、人总需要娱乐,只不过经济好时,人们会有更大需求,经济不好需求就会少一点,因为没有钱。但在我来看,总不会完全没有娱乐的需要。」

「不过,现在的文化亦有转变,因为多了很多网上娱乐,以往我们读书时会看录影带,但现个整个世代已变更,录影带已变成VCD,而现在更是只要在电脑按一下就可以有影视娱乐,所有事情都在改变;」
澳洲人回港追夢「逆市捱住做」終成大台導演
澳洲人回港追梦「逆市挨住做」终成大台导演 Source: Leo Ho
虽然Leo表示,他目前仍然会留在大台工作,但其实他亦希望日后有机会成为电视的导演。

「其实在香港很难找到其他公司、投放如此巨大的资源去拍摄剧集,其他地方未必会有同样的预算,我亦不希望因成本太低,而令剧集失去应有的效果。」
「但如果你问我下一步有何梦想,我希望可以尝试接触电影的工作—但这只是梦想、未必会实现。」
更多访问详情请留意《我不是名人》的足本录音。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