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全周表现基本向好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纳指上月领涨全球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 美国业绩继续带动美股向好;
- 投资者恐惧通胀提前杀到 ASX由强转弱;
- 中央政府锐意推出地产税,上证及恒指分别受压;
- 公司业绩预期及大选在即影响日经走势;
- 欧洲受困于通胀及连串经济动力放缓忧虑;
美国业绩继续带动美股向好
道指周五取得 89.08 点的进账,升幅 0.25%, 收 35,819.56,全周取得0.40%的升幅,按月则有1,975.64点的进账,升幅5.83%;纳指周五取得 50.27 点的进账,升幅0.33% ,收 35,819.15, 全周取升408.19点,升幅2.70%,按月升1,049.81 点,升幅7.26%,跑赢大市。两个指数连升四个星期,创下自 4 月以来最长的周线涨幅。
市场分析美股的原动力与业绩报告有关, 截至上周五,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 279 家公布了业绩的公司,其中 有82.1% 的公司盈利超过预期。第三季度按年盈利增长率报 39.2%。尽管如此,市场密切关注公司应对多个不利目前经济发展的因素, 包括劳动力短缺、价格压力上升及供应链断链的现象等, 而市场依然表现凌厉主要市场无视美国联储局和即将推出大规模削减买债的规模所致。
当然上周美国公布了多个利好的经济数据有关, 包括美国第三季国民生产总值升2%, 较上季的6.7%升幅爲低; 另外,周五美国商务部公布9月份消费者支出增长报 0.6%,这个数字显示消费者信心有开始转强大的迹象;另外,9 月份个人消费支出 (PCE) 物价指数升 0.2%;9 月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按年升 4.4%,较 8 月份的 4.2%爲佳,不过撇除食品及能源成本, 9 月份个人消费支出数字按年报升 3.6%。
另外,劳工部门公布了第三季就业成本指数从上季的 0.7%升幅,大幅增长至本季的1.3%,这是自 2001 年以来,最大的单季增长数字,显示工资逐步上升,按年升3.7%,为 2004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大的单季涨幅,第二季度增长 2.9%。
早前,美国公布了美国经济咨商局10月份消费信心指数从9月的 109.8 回升至10月的113.8点;消费者对通胀的预期则从9月的6.5% 升幅上升至10月份的7.0% 升幅;由 Core Logic为美国20个大城市所做的楼房价格升幅按年取得19.7%的升幅; 10月份美国新屋销售数字按年升幅增长了14.0%等,多个利好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重拾复苏的动力,困扰美国经济的新冠Delta 变种病毒负面影响有减退的迹象。
连串数字也显示尽管大家充分预期会受到通胀的影响,但消费者的信心并无受挫, 反而更加进取,免得日后要支付更多的金钱去买同一的产品。换句话説整体而言, 短期对公司盈利的升幅有利好刺激的作用。
投资者恐惧通胀提前杀到 ASX200由强转弱
ASX 200全周表现受到通胀数字的影响由强转弱,周五大跌106.7点,跌幅1.44%,全周则跌91.8点,跌幅 1.23%,收7,323.70。金融股更加创下自 10 月 1 日头以来最差劲的的一个交易周, “四大”银行的跌幅介乎 1.6% 至 2.5% 之间。
事缘澳洲统计局周三公布9月份季度的通胀数字出炉,按季升0.8%,按年升3.0%;最爲触目的是自住物业房价升3.3%,另外汽车燃油费开支升7.1%,市场闻讯,随即下滑,因爲通胀数字明显已经到顶,储备银行早前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到2021年才加息,似乎可能会被迫修订,现时市场预期储备银行最快会在 2022 年底前被迫加息一次,进入2023年会另外加息两次。 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反映在三年期及五年期政府债券上,连日收益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预期楼房按揭利率将会回升以应对这个更高的融资成本。
市场原初的反应是既然储备银行会被迫加息,那麽银行就可以拉阔息差,让其边际盈利收益取得更多上调的空间,故此金融股受惠,然而时隔一天,市场气氛出现转变,市场的焦点转移至商界的融资成本上,以及储备银行面对预期加息的压力,显得摸棱两可,那麽银行究竟如何对其融资产品做出定价的安排呢? 既然前景不明, 于是受到市场的抛售。
中央政府锐意推出地产税,上证及恒指分别受压
上证周五收高,但全周则因爲中央推出房地产征税计划,而录得接近1%的跌幅;周五则在消费必需品、信息技术及医疗保健公司股份的上升情况下取得28.92点的进账,升幅 0.8%,收3,547.34点,全周则跌 35.26,跌幅 0.98%,按月则微跌 20.83点, 跌幅 0.58%,内房股连跌五个交易日,周五跌多3.5%,全周跌 11.5%,为 2018 年 2 月以来的最大的单周跌幅。除以上的征税计划不利行头发展之外,基于上周再有房地产发展商出现未能偿还债息的事件,有评级机构已经下调了更多中国房地产商的评级。
另外,中国目前正面临持续的生产者出厂0价格指数上升的压力、通胀、电力短缺及新冠病毒的间歇性出现, 对经济复苏的动力做成伤害,进一步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期。
另外,早前政府亦出台了减少年轻人使用手机的政策,以及中央政府制定目标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爲此缘故,科网股应声下滑、煤炭价格及股价也同时受累。
至于恒指则走了一波四连跌的局面,周五跌 178.49点,跌幅0.70%,收 25,377.24点,全周则累跌 749.69点,跌幅 2.86%,按月则显示恒指升 801.60点,升幅 3.26%,显示恒指从早前的低位回升过来,但上周则受到内的推出的碳中和政策、房地产征税、限制青年人使用手机等政策的负面影响,而遭受市场抛售的压力。
到周五恒指的的焦点已经逐步转移到美联储即将公布的议息结果,加上近期公司配股集资活动频繁,对港股盘面构成资金压力.
公司业绩预期及大选在即影响日经走势
日经全周跌跌撞撞,走势飘忽,最终在连跌多日之后,周五反弹升72.6点,升幅 0.25%,收 28,892.69点,全周则取得 87.84的进账,升幅0.30% ,但按月则显示日经经历了一个差劲的交易月,跌559.97点,跌幅 1.90%。
日经的表现主要跟随美股的走势,上上落落,但最近业绩报告一般, 拖累市场表现,市场情绪波动, 加上首相岸田文雄上场后, 随即宣布解散国会,并订在周日(10月31日)举行大选,市场不敢轻举妄动, 原因是自民党在地方选举不利,市场担心岸田文雄未能强势领导日本政府,对经济自然产生不良后果,故此多采取观望态度爲主。
但市场认爲基于日本最近在抗疫努力上取得进展, 加上大选结束,市场会重拾心情放眼经济,故此对后市并不看得太淡, 唯一的变数是美国推出退市安排在即,市场可能受到前景不明朗的因素影响。
欧洲受困于通胀及连串经济动力放缓忧虑
欧洲股市的表现上周仅仅取得12.75点的进账,升幅 0.69%,收 1,840.52,按月则取得81.49点的进账, 升幅4.64%;市场分析近期欧洲股市主要受到公司业绩的带动爲主,基本偏好。
但欧洲最近的通胀数字飃升至4.1%,为欧央行设定的两倍,亦都是13年来的新高。0
上周四,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则维持通胀升幅只属暂时性的看法, 并且认为到明年中,通胀便会回落, 然而金融界似乎对于吉拉德的乐观看法不敢苟同;德国10年期债息已进一步回升至负0.084%水平,而意大利10年期债息更急速上升至1.05%水平,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点,反映了市场对欧元区通胀升温的忧虑。
另外,欧盟统计局周五公布了第3季国民生产总值(GDP)初值按季增长2.2%,比第2季的2.1%稍高,但德国公布第3季国民生产总值按季增长了1.8%,这个数字却比第2季的1.9%增幅略低; 加上早前公布的德国10月份Ifo指数回落至97.7,连串数据显示欧元区第3季经济已有放缓倾向,而供应链的短缺亦不利第4季经济表现。故此后市下行压力大。
后市
数据显示传统9月及10月市场升幅力弱,平均只有1.5%左右,但踏入11月及12月,平均升幅则有4.5%或以上,反映圣诞销情,究竟今年市场会怎样走下去, 大家仍然要进一步观望下去,因爲目前好淡因素互相拉扯,不过利好的因素依然居多,故此大家可以审慎的乐观期待圣诞销情有更大的机会如期实现。情况是否如此, 大家拭目以待。
READ MORE

市場憂慮通脹 投資者情緒散漫
READ MORE

業績報告帶動市場走好
READ MORE

市場高位徘徊 港股受大戶左右
READ MORE

上周市場情緒波動 短炒爲主 走勢難尋
READ MORE

公司業績好 市場乘勢繼續做好
READ MORE

美國業績好 帶動市場做好
READ MORE

中國經濟放緩 市場震蕩
READ MORE

美國業績帶動市場做好 暫時放下通脹憂慮
READ MORE

美國通脹數字出爐 市場反覆震蕩
READ MORE

市場消化非農數字 各自走位
READ MORE

美國非農數字偏軟 市場走勢審慎
READ MORE

美股走勢反覆 市場方向未明
READ MORE

市場繼續波動 尋找方向
READ MORE

Facebook 斷纜 美股受累
READ MORE

受債息影響市場偏軟 調整是否如箭在弦?
READ MORE

市場風險系數多 走勢忽然轉惡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