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于澳洲雪梨生活的中港葡萄酒商人劳沛祥(Ken Lo)在接受本台访问时透露,中国自2019年开始,不单对澳洲葡萄酒实施高昂的额外关税,亦开始对于其他国家输入中国的酒类产品亦实施更多限制。
READ MORE

中國再向澳洲葡萄酒增收額外關稅
「在中国一些权威媒体所公布的海关进口数字显示,以今年的头九个月为例,整体进口入中国的葡萄酒数字是有所下调,以容量计算是下调了5%,但金额方面却下跌了30%,令入口中国的葡萄酒到岸的申报价只有13亿美元。」
「入口数字下滑的原因(有不少),全球经济(因疫情而受到)的问题—包括航班不定时、运费上涨等—当然亦构成影响;同时,不少外地的酒庄已被要求要做更多额外的工作,例如消毒及出示证明书等,最近中国亦再次要求在葡萄酒付运前,酒庄要先上当局指定的网上链结作登记,之后货物到港时海关才会受理。」
「这亦看得出中国正锐意提升国产葡萄酒的知明度及流通量,而减低对进口葡萄酒的依赖。因此,长远而言,有关影响并不单针对澳洲酒,而是针对全球向中国售销的酒类产品。」
Ken亦认为,从目前的趋况,不难见到中国有意提升国产酒的流通量,估计最终的目是将国产酒进一步外销,但他却指,中国葡萄酒市场目前仍面对三大挑战,令中国当局或难以能敲响其「如意算盘」。
「而最终中国的长远目标,是想却国产的葡萄酒不单加大占据中国消费市场,更想将之往外出口,一如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构思,将国产酒往外推销。」
「但中国是否真能敲响此如意算盘,我相信亦有一定难度。」
「以短期—即未来八至十年计算,相信中国仍很难将国产酒大量销售往其他地方,因为中国目前有其进口的限制,但其他生产葡萄酒的国家,例如,法国、意大利及智利等国家,他们亦自有出于保护主义的限制,不会无条件让其他国家的酒类产品『自出自入』。」
「第二,不论在品质、口感及定价水平,中国酒目前仍无法占任何上风,原因是不少葡萄滕,最少亦要五至七年才能开始生长出适合造酒的葡萄,作为新世界的产酒国,中国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追到有关的水平。」
「另外,例如在欧洲等地的国家,当地的葡萄园及周边用作生产的建筑物等产业,可以世世代代相传,但在中国,葡萄园的产业权并非永久,可能在若干时间后,业主要补上地价,而这些成本亦不少;
「以至在中国本来已不多的葡萄园—例如,山东蓬莱一带、或山西甚至宁夏等地—的投资者,亦并非立志想做葡萄酒方面的事业,实际亦只是想做地产,大家都等待政府一改政策,随时就会将土地改作渡假村、甚至起高尔夫球场,而有关回报比做葡萄酒生意来得更丰厚及更快。」
READ MORE

【替代中國市場】澳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貿易額料增100億英鎊
Ken亦指,自去年中国开始向澳洲实施额外的葡萄酒关税以来,澳洲出口到中国的酒类产品数量下跌幅度非常严重。
「从行业内的讯息所见,澳洲葡萄酒每年的年产量平均可达12.5亿公升—相等于接近17亿支葡萄酒(以标准装每枝750毫升计算),在2019年之前,当中的半数—约7亿公升或9亿多枝酒—会主要出口到中国,之后才会卖到美国、新西兰或其他国家。」
「但自2020年,澳中关系转差后一直未见改善,中国海关亦继续向进口中国的澳洲酒实施高税金的安排,有关打击主要令澳洲中低档次的出口葡萄酒(即以出口价约AU$3.60计算的产品)严重受创。」
「这些葡萄酒可能是完全不能、或基于某些特殊原因最多只有1-2%能够成功进入中国,而其他酒类入口几乎处于停顿的状态。」
Ken亦指,这些低价钱档次的酒类产品,因应出口到香港的澳洲酒价格直销价、一度,更比在澳洲能买到的价格还要低,亦曾被大量运往香港,但最终因为香港的、由于葡萄酒销量不足、加上储存的成本比产品本身还要高,令不少港商得不偿失而放弃继续入货。
虽然如此,但他估计澳洲人未必可以如去年一样,享受很大的本地葡萄酒割价倾销的优惠,但今年葡萄酒的售价仍会较低。
「理论上今年本地葡萄酒价格应该会下跌,但实际上我发现,除了透过网上销售,否则在一些主要的酒类产品商店,仍然见不到有割价倾销。」
「但大致上,澳洲人仍然享受到本地葡萄酒的售价仍然是有显注回落。」
Ken本地酒商如何在目前环境下保持竞争优势作出建议,有关内容请收听足本访问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