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澳洲煤炭进口是完全符合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

Flags of Australia and China

Flags of Australia and China Source: AAP

澳洲与中国的贸易争端, 似乎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大麦开始,之后有牛肉、葡萄酒、棉花和木材,甚至龙虾亦受到影响,不过,中国对澳洲最新一轮的制裁行动则是关乎高达140亿元贸易额的煤炭行业。


据日前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的报导,指中国国家发改委要求中国的发电厂在进口煤炭时,在采购方面要全面放开而不能限制通关,但有关措施不适用于澳洲的煤炭。如果这个报导属实的话,亦即等于北京当局计划「封杀」澳洲煤炭进口。

不过,总理莫里逊(Scott Morrison)表示,他将这个只视为是“媒体猜测”, 但他亦指出,如果这个禁令真的实行,中国将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

莫里逊说: 『政府是从中国政府方面取得官方信息。所以,政府目前正在寻求中国政府澄清有关消息。而有关的报导,亦未获得中国政府证实,所以澳洲方面只会视之为是中国国营媒体的猜测。』

同时,莫里逊亦认为,中国这个举措可能会对澳中两国造成双输的局面,亦即是说,一方面迫使澳洲的煤矿业陷入经济动荡之中,而中国方面,就要从其他国家采购比较劣质的煤炭。

至于联邦贸易部长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就形容有关报导是 「令人不安」,他希望中国能够对有关报导作出澄清。渠又表示,有关报导显示中国是会以某种方式来抵制及歧视澳洲的产品入口中国,而这种行为会令中国可能违反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对全球的承诺,就是要根据市场原则作为营运守则。

不过,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表示,这一个决定是完全符合中国法律和国际惯例。

汪文斌说: 『中方主管部门近来依法对一些澳洲输华产品采取限制措施,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而近期屡屡听到澳方以所谓「受害者」自居,不断对中方进行影射、指责,完全是混淆视听、倒打一耙,中方绝不接受。』

汪文斌又表示,澳洲方面近年将经贸、投资、科技等问题政治化,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他表示这样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包括以国家安全理由,拒绝十多项中方的投资项目;同时,亦在无确实证据底下,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澳洲的5G网络建设,并对中国产品发起100多宗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但中国对澳洲产品的相关调查总共只有4宗。

而自10月以来,中国一直对来自澳洲的煤炭进口进行非正式禁制令,同时,早前亦有报导指,澳洲一些运煤货船现时仍然滞留在中国的离岸地区。

根据2018至19年度的数字显示,煤炭是澳洲对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铁矿石及天然气。而由于澳洲为中国提供铁矿石的数量占中国铁矿石需求达6成,同时,中国亦难于找到替代供应商,所以中国到目前仍然并未对澳洲在此方面实施任何制裁。

前资源部长卡纳万(Matt Canavan)认为, 澳洲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报复,并指政府应该考虑对出口的铁矿石征收关税。详情请听鄺美玲和梁焱刚的报导。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Telegram频道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