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好像在暗示:人类是时侯在生活上作岀反醒和改变了!尤其是全球移动大受限制的情况下,相信很多人都开始怀念过往自由自在的旅行时光。现在可能是一次整理的好时机,化解闷透的心情,透过回忆和科技的协助,重新出发!
近年特别察觉到的「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正逐渐发酵中,从许多潮流商店与展览的主要陈列品,就可以窥知一二。
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公共设施也有一些细节,呈现出正在为环境而改变的大众价值观。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介绍一下绿色生活的新趋势!
READ MORE

【窒礙環保?】新州擬向電動車徵收新稅項
提起欧洲其中三个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和荷兰的阿姆斯突丹,大家会想起甚么?艺术和文化?历史与建筑?自由浪漫的气氛?鲜花和香槟?还是足球带来的激情?
其实,欧洲街头的生活,充满生命力,往往带来无限的启发。近年发现「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逐渐发酵,无论从城市规划以至社区发展,包括交通和公共设施上的细节,以至家居生活,和个人设备,都离不开绿色生活的影响。
虽然看起来,生活习惯还未起真正大幅度改变,不过变革的趋势,总是来自生活上微细的累积。近年绿色生活趋势发展迅速,相信有可能成为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
趋势一:环保餐具融入时尚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即弃用品对环境的危害。所以取代免洗杯、免洗餐具的环保相关用品,就成为新的文化。
其实,在澳洲和欧洲部份地区早已深受重视这文化。在欧洲街头售卖的环保餐具,除了讲求产品功能外,还坚持産品外观的美感。要成为一样每天携带的东西,既富有美感又实用,才能令用家甘心乐意每天使用。
READ MORE

7億元澳洲煤炭滯留中國港口 趙立堅:環保問題
趋势二:透过主题展览,分享讯息
位于法国着名的「Merci」时尚精品店,属于巴黎的潮流前哨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店内一楼展示区,推出主题展。展览主要传达单一的讯息和概念,然后透过産品的组合,将概念商品化。
Merci 曾经举办过较iconic的主题包括「SURCYCLAGE(超回收时代)」。展品来自世界各地,以「回收素材」制成各种前卫时尚的生活産品。在 Merci店内,可以发现美学和品味,经专家筛选和配搭下,许多产品呈现的质感和设计的深度,令人惊艳。
例如用电话线编织而成的非洲原色调的餐具碗碟;用回收玻璃制成的容器。为了配合展览主题,Merci 店门口放了一辆经典的红色 FIAT 小型汽车,化身成为回收车,车顶放了好几包垃圾!作为吸睛的艺术装置!
另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就是在英国伦敦 V&A 博物馆展出的「FOOD: Bigger than the Plate」,从概念到展览形式都相当有深度。
由人类的「食物」作为切入点,融合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多方面的思考,透过各种艺术形式与表达技巧,深入浅出带出讯息。展览目的是希望勾起参观者对于「饮食」对环境影响的反思。
人类是否能够可以更可持续和更人道的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饮食系统呢?其中一部份展览,说明人类几个不同时期用来携带水的容器,在何时被发现,要多久才会自动分解消失呢?
趋势三:共享交通工具,降低碳排放
文明社会对汽车,和高载客量集体运输工具等这类高碳排交通工具,作出策略性检讨和研究,已经成为主流课题。而共享交通工具,脚踏车等,相对低碳排的交通方式,备受推崇。
例如共享滑板车「Lime」的流行程度超乎预期,为了解决城市中日益严峻的交通污染问题作出贡献;亦为了适应一些狭窄古老街道,发挥作用。
READ MORE

環保組織力促政府加碼減少碳排放量
趋势四:城市补水站,鼓励自备水樽
虽然在欧洲和澳洲旅行,许多人会入境随俗,直接饮用水龙头的 Tap Water。相信有许多观光客不习惯生饮水喉水,可能未必每天在旅馆煮水,于是到处买樽装水,造成塑胶瓶和玻璃瓶的垃圾,泛滥成灾!
在英国伦敦,诞生了一个名为OneLess的非政府组织,以伦敦作为据点,研发了一台值得信赖的过滤饮水系统,并到处安置补水站,方便市民。在泰特美术博物馆(Tate Modern Museum)的门口设有一站,尤如天降甘露!
在疫情期间,看到意大利威尼斯因为封城减少人流后,运河水质变得清澈,游鱼清晰可见。相信人类可以透过集体作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我们的环境仍是令人忧心,当「环保议题」只被视作潮流话题或口号时,究竟对人类可以产生多少影响呢?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