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感受「压力」增加传染疾病风险?

A wet market in Shanghai

A wet market in Shanghai Source: Getty Images

虽然目前仍未确定新冠病毒是否由中国武汉野味市场开始传播,但中国内地上月重开湿街市,出售新鲜肉类、农产品及活动物,却遭受猛烈抨击。


据报,世界衞生组织表示,虽然没有必要关闭湿街市,但却应禁止市面非法出售食用野生动物,包括穿山甲及麝香猫,同时亦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及衞生法规。

有学者认为,将野生动物困在铁笼中饲养出售,确实足以令生物带有疾病。


要点:

  • 进食野味本身不会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 被困挤迫环境导致压力增加却将令动物较易传播新型疾病。
  • 「培植肉」(或「清洁肉」)将是一个可行解决方案。
在中国,对新鲜肉类及牛奶的需求近期正迅速增长。当地人口目前有接近15亿人,人均食用肉类的份量,是1990年代初期食用量的2.5倍

对于农场动物福利,西方国家与中国有别,有制定很专门的标准。有研究显示,动物受到不当对待或处理,将对它们构成压力,而感到压力大的动物则会由于免疫系统受损而较容易感染新型病毒。
换而言之,在湿街市内,当这些感受压力的动物与人类有过度密切的接触,湿街市就成为了新型疾病繁殖的理想温床。

有学者认为,为求保障全球食品安全,中国急需改革畜牧业业内处事方法;其中,发展「培植肉」(Cultured meat)- 或称「清洁肉」(Clean meat)- 更是其中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
The New Makers of Plant-Based Meat? Big Meat Companies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昆士兰大学动物福利与伦理中心动物福利教授菲利普斯(Clive Phillips)表示,进食野生动物本身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举例,在苏格兰高地被杀死的鹿只,所存在的风险较进食在密集环境下饲养繁殖的鸡只为低,当中「集约化养殖」的鸡只通常均会感染人类病原体。

当野生动物感受压力并被困在细小的铁笼中,加上在整个饲养及屠宰过程中(即包括身处在湿街市)与人类保持密切接触,就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学者指出,当病原体攻击人类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时,人体就会透过炎症反应作出抵抗。但对于动物而言,当动物感受到压力,就会释放出皮质醇激素,令正常的炎症反应转变为较为有限的白血球活化,令新的病原体得以生存及繁殖。
.Dairy farmer Colin Godden with the cattle during milking at his farm
Source: AAP
为回应不断增加的需求,加上城市扩张为农业用地加添更大压力,近年中国不但由海外进口更多肉类产品,更迅速将生产系统由「农民式」农业转变为密集环境饲养繁殖的「集约化养殖」畜牧方式。

菲利普斯教授说,他最近参观了一个饲养了超过三万只乳牛的全新奶农场。沿途他看见一些较为小型、饲养数只牛只的农场;但在新农场中,牛只则长期被插上牛奶吸啜输送管、被喂食更为丰富的饲料,牛奶产量因而较其他农场的牛只高出一倍。

但由于压力缘故,它们一般只能经历两至三次哺乳时期,相反小型农场的奶牛则可饲养长达十年。
2017年,中国政府公布加强管制野生动物交易的法例,但仍然容许当局发出猎杀许可的个人出售未受管制的野生动物。然而,买方及卖方触犯法例的法则,却仅低至所出售野生动物价值的一倍。

在这个野生动物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当地企业家开始转向这个据称价值数十亿元、雇用600万名员工的行业,改而以农场的方式养殖「野生动物」。

但正如上述所指,在紧密挤迫的环境下将野生动物困在铁笼,令它们承受巨大压力,即所谓「捕获性肌病」(capture myopathy),严重的情况下足以致命。
Chinese feast
Source: SBS
菲利普斯教授指,有迹象显示中国民众已开始意识到动物承受压力所造成的影响。他与其他昆士兰大学学者最近成立了「中澳动物福利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科学家正在中国研究动物福利的问题。

与此同时,这亦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当地引入「培植肉」。「培植肉」是由肌肉细胞合成而来,毋须生产传统肉类所需的大量土地及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物排放,更不会带来新型疾病的风险。

学者估计,「清洁肉」将在2040年占全球肉类市场的35%;而为避免更多由动物传播的疾病继续出现,中国采纳「清洁肉」的速度或会更快。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在室内场所,必须保持每人至少有4平方米的空间。

如怀疑感染新冠病毒,请致电家庭医生求助,切勿直接前往医院或诊所。如有需要,请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

如遇呼吸困难或紧急医疗事故,请立即致电 000。

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野味感受「压力」增加传染疾病风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