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日(5月18日),教宗良十四世在梵蒂冈正式就职。来自世界多国的政要出席参加教宗就职仪式,包括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美国副总统万斯等。
阿尔巴尼斯总理最近谈到要“重新连接”他的天主教传统。他表示,出生于美国的教宗的当选对信徒和非信徒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大约四分之一的公民认为自己是天主教徒。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历史学者达里乌斯·冯·古特纳·斯波津斯基(Darius von Guttner Sporzynski)教授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分析,阿尔巴尼斯的梵蒂冈之行使他能够安抚一个有时感到被政治忽视的核心选民群体:天主教徒。
他写道,阿尔巴尼斯的这一举动毫无代价。然而,这有助于提升工党关于包容和尊重宗教团体的更广泛叙事。
教宗就职弥撒吸引全球政要罕见地聚集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政治人士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宗活动的常客。这种参与并非罕见。它反映了一种由来已久的动态:那些拥有世俗政治权力的人寻求道德认可,而教宗则展现了其召集政治秩序的持久能力。
2013年,教宗方济各的就职典礼吸引了31位国家元首和132个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官方代表团。
2005年,若望·保禄二世的葬礼聚集了80多位现任国家元首。这是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领导人聚会之一。
斯波津斯基教授写道,对于像澳大利亚这样的中等强国来说,总理与教宗之间的对话可以产生自上而下的乘数效应。这些讨论经常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府间引起共鸣,尤其是在信奉天主教的拉丁美洲和菲律宾。这些国家都是澳大利亚教育和绿色氢能出口的重点市场。
神圣的舞台允许一种更柔和的语调:外交是对话,而非威慑。
当周日的教宗就职弥撒过去后,大多数观众都会记住这场盛大的仪式。
然而,外交包厢内较为低调的交流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影响贸易流动、安全伙伴关系和难民通道等。
教宗就职典礼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副总统万斯举行了双边会晤。这是他们在白宫争执后的首次双边会晤,照片中的两人笑容满面。
同时,英国与欧盟就重塑双方防务与贸易关系达成一项重要协议。
贸易谈判、停火协议……在全球局势紧张的当下,这场宗教典礼是否会为世界各方合作与和平创造新的契机?SBS中文普通话《时事热线》节目听友们就此分享了各自的看法。请点击收听详细内容。
《时事热线》栏目逢周三上午8点30分至9点播出,欢迎拨打热线电话1300 799 323参与节目,表达观点。热线听众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仅供参考。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