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这个概念肯定会如互联网一样,彻底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你有否想过它甚至可能摧毁我们活着的「现实世界」呢?当现实和虚拟的界线渐渐变得模糊,到底我们是活于现实抑或幻象当中?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分析元宇宙的另一面。
READ MORE

甚麼是「元宇宙」?
经典电影潜行凶间(INCEPTION) 中,梦境和现实难分真假,你还会想回到现实世界吗?如果有一天,元宇宙的发展像绿洲一样比现实世界更吸引;在这绿洲内,能够满足现实世界中的缺失,让人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性格和生活。在崩坏和荒谬的现实世界,和绿洲两者之间,你又会选择绿洲吗! 元宇宙一方面是突破现实规限,找回现实中失落的关系和需求等;但另一方面有可能让人陷入不能自拔的危机。元宇宙的世界,很大可能会创造现实和虚拟之间的一个「平衡时空」。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和心理在网络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我们认知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时空,两者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我们表现不同的行为和想法:
1. 匿名性 Anonymity
在网络上可以选择使用「网名」,不用透露自己真实的姓名和个人资料。这种匿名性让人可以肆意妄为,不用在现实世界承担后果和责任。好处是能畅所欲言,表达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坏处是引致一些不当的行为例如:网络欺凌、色情暴力言行等。
2. 去个人化 Deindividuation
网络上社群人口众多,在庞大的用户影响下容易服做出「跟大队」的情绪化行为,产生去个人化的效果,不自觉但又自然地将网络行为从自己「抽离」出来。到回归现实世界之时,又需要回复正常,做回应有的自己。
3. 虚拟角色Virtual Role
网络上可以按个人喜好创造天马行空的离地角色和身份。现实中的「平凡人」都可以化身成网络上的「碧咸 或MIRROR」,成为万人迷。已婚的人士都可以化身纯情学生到处留情。正因为这截然不同的身份角色,引发潜在罪案发生。登出角色后,就要乖乖返到现实世界,容易精神错乱。
以上的三种网络现实界线,在元宇宙的愿景之中,将会被新式科技带来的沉浸式系统(Immersive systems)逐渐跨越,我们将会在元宇宙中建构一个恒久而又具有个人特色的「元宇宙身份」。这个身份不会因为你「登出」而消失,他会持续地活在元宇宙之中。那么元宇宙中的身份岂不等同现实?
元宇宙借着创新的科技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平衡时空,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甚至乎让我们突破一些人类肉体上的限制。同时,亦带来一连串潜在的道德两难,随时摧毁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世界」。想着也心寒,幻想中的小说和电影世界会有一天成真吗?当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真真假假我们还是否能分得清?这一连串的道德难题最终会如何解决?如果继续发展元宇宙的世界,不足三年,肯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人性和心理学上的课题。
爱恩斯坦的一句名言:现实只是场幻象,不过它挥之不去。如果在现实世界的层面,只需要一张床休息和三餐的温饱,然后戴上VR投入元宇宙的世界进行所有的人类活动!其实,现在的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 和在线学习 (Online Learning) 不就是这种生活模式的「雏型」吗!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