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储备银行在今个月的议息会议中,将利率上升 0.50 至 0.85%,储银预计到 2022 年底将上升至 2%、甚至 2.5%,胡嘉龙理财会计事务所主席胡嘉龙在接受SBS中文广东话节目访问时指,若借贷人士现时才考虑定息的选项,已经已太迟。
「现在才决定将揭按转为定息,好明显已是太迟,因为所有银行已将预算于未来会出现的利息纳入计算,令目前三至五年的定息户口,其息率至高至五厘,如果相比起浮动利息的二至三厘,客户马上比贵好多。」
胡嘉龙又认为,定息的息率主要是以市场预测的息口走势来定但,目前市场对息口的预测是相当悲观,比储银所预测的还要高出不少。
「总括而言,现在才转定息絶对是太迟。」
话虽如此,但胡嘉龙亦认为,在利息上升的大环境中,按揭的供款人,仍然可以参考以下的悭钱方法;其中一个最直接的选项,是客户可以「货比三家」。
「目前每间银行(在浮息按揭户口)所给出的息率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因为每间银行都有其资金流动的要求及计算方式,所以,令他们能提供的利率出现不同的变数。」
「若果大家发觉另一间银行比你现时所属银行的利率更佳,就不妨作出改变。」
「不过,大家必须记得每一次转换银行或产品时都会涉及一定的(手续)费用,而客户亦必须将成本亦计算在内。」
READ MORE

加息周期開始 是否需要鎖定房貸利率?
胡嘉龙则认为,在利息低时应透过按揭借款透过将物业差价净值作投资来对抗高利息,但目前利息上升的环境下,是否考虑这个做法就「见人见智」、很难有确定的答案。
「因为在客户将钱从Home Equity(物业差价净值)中取出亦涉及一定成本, 亦要视乎机会成本,即若你将这笔钱取出来作投资,是否真正能够抵消利息成本外,你还有钱剩。」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在物业差价净值中再借出一笔钱,而要向银行付三厘的利息,若果你投资的项目可以获利六厘,而客户能够锁住成本及获利的比例,这当然是一个好的投资;」
「但若要有六厘获利回报的投资产品,亦一定会有相当的风险,而你亦已将风险计算在内,这是一个合理的投资;相反,若你未能再成本锁住,已成本可能会上升至四、五厘,你只获利一厘,这时你就要认真考虑是否值得。」
而胡嘉龙亦指,若客户想要进行其他投资来抗息口,在市场加息的环境下,进行股票或债券类—即跟随息口走向—的投资产品,可算是逆风而行,但客户仍可能考虑一些不太受息口影响的投资选项。
「例如,一些与基础建设有关的产品—例如公路、或与发电厂或电网有关的传输网络、输电塔等设施,这些投资是可以考虑;」
「另外,亦有一些不上市的地产基金,包括一些近郊的大型购物中心。」
READ MORE

【一文看清】澳洲各大銀行存款利率 活存利率最多相差逾40倍
胡嘉龙亦提及有部份澳洲的近郊购物中心,其租金即使在疫情期间,仍然随通胀持续上扬,而其物业价值亦不断上升。
「这些投资的回报率可达10%,亦由于这些资目都不上市,亦不会因利息上落或市场的波动,而影响其获利的能力。」
「这些投资并不会给人太大的惊喜,但却有稳定(及较高)的回报,这些亦可以考虑。」
「另外,亦有一些所谓的『第一揭按投资』,即你实际是在借钱给人投资物业、但贷款比例最低亦是楼价的六成半,即有关物业要蚀至少三成多,投资者才有实际的亏损;」
「当然这也是风险,但客户觉得自己可以承受的话,其实是可以考虑。」
(注: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以上内容只属一般性的投资建议亦并不代表本台立场,读者/听众进行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就个人情况寻求专业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