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香港采购商Ken在中年才进入葡萄酒市场,但几过数年的努力,他已成为一名成功葡萄酒商人及着名博主。
- 为了将意大利酒打进中国市场,他亦花了不少心思与努力,拉拢意大利及中国官方组织,协调及举办多项大型推广活动。
- 几过经年努力,意大利酒进口中国市场的比率亦大幅上升。
原为欧洲的跨国公司香港分公司采购部经理的Ken,并非一开始已经营红酒事业,他解释,令他进入葡萄酒世界的原因,部份是由于他当时有一个爱好红酒的上司,部份亦因为当时中国是「好酒难求」。
「在1990年代初,当时他公司总部北欧那边的大老板,他本身是一名超级红酒爱好者,亦私人投资在葡萄酒方面。」
「很奇怪,每一次我和他及我们在欧洲的主要客户进餐时,发现老板所点选的葡萄酒都是非常好饮...而且喝他点的酒,就算餐后马上要再加班(去处理跨境事务)后,我亦可以获得很舒适的睡眠质素;」
「而有时我们上中国出差,亦发现无论老板如何点选,都无法获得与在香港可以找到的红酒相比的货色。」
「有时免为其难要点酒,但除了某一个中国品牌的白酒外,所有红酒的品质都是不知所谓。而同样,在中国喝酒及同样要加班后,我发现半夜是很难睡得舒适,有时口咙会很干遏,甚至睡醒后会出现头痛的现象。之后我就认为,不如我亦花点时间研究一下葡萄酒。」
当时Ken的想法只想增加知识,及尽量避免喝到会令他不适的葡萄酒,但之后,研究葡萄酒就成为了他的兴趣。
而为了增加他在红酒方面的知识,他更不时会主动举办一些私人主题晚宴,找同事或知己朋友去品酒,研究不同酒类的特色。之后他亦将这种兴趣,逐渐发展成爱好,甚至决定将之成为自己下半生的职业。
到2003年,Ken才开始正式经营葡萄酒的生意,初期他代理马其顿酒并集中在中国推销,因为他相信有人的地方才能发展出好的葡萄酒市场,因此,他亦开始经营其葡萄酒的博客,并在中国建立起相当的知名度。
由于有生意伙伴入股其公司,而新股东跟意大利人有多年生意往来, 对方家族在托斯卡纳更拥有酒庄,因此Ken顺理成章开始代理意大利酒。
当时是2008年,为时意大利酒在中国的认受并不高,为了将意大利打入中国市场,Ken亦花费了不少心思。
「若要做到自己的产品更流行,少不免要搞推广。当时好彩,我的生意伙伴是托斯卡纳精品酒庄的庄主,他的身家亦十分雄厚,其家族与托斯卡纳地方政府的关系亦不错。」
READ MORE

【有錢才能移民?】移民律師黃逸卓:我就是無錢但成功移民的最佳例子!
Ken写的博客文章,当时亦已在中国受到相当欢迎,令他在中国亦建立了不错的跨省人脉关系,当时托斯卡纳的地方政府亦在上海其实亦已设立分部但推广工作未成气候,Ken正好可以通过这个机构,在中国开展首次的意大利酒大型推广活动。
「当时由我牵头,并请到当时在中国的50名网红、葡萄酒杂志编辑、葡萄教育学者及大型的进口公司代理等人士,去到该组织的上海分部会址搞专题葡萄酒的活动晚宴...北京意大利领事馆的领事参赞、商务专员当时都一齐支持这些活动。」
「上海亦在之后举办了一年一度的SIA餐饮活动及展览馆,我们就乘胜追击,申请在会上展览,为日后的其他推广留下伏线。」
「直至2015年,负责为欧盟物色贸易对象的世贸分支组织OCM,一向有资金在世界各地作推广,他们就委托我为他们做调协员,及为他们物色(想学习葡萄酒知识的)学生。」
在15年的8月及11月,Ken两次为他们2次安排合共59名学生,到意大利米兰学习葡萄酒知识,这批学生的背景有入口商人、餐饮公司的总裁、葡萄酒杂志及网页的编总缉及政府官员等。
「他们周一至周五就上意大利试酒师协会的专用课程,集中了解意大利葡萄酒的历史等知识,而每个周未他们亦去不同(葡萄酒)产区,酒庄亦会派人为他们讲解葡萄酒的特色与相关资料。」
之后,意大利酒进口中国的比率,按官方海关的数字,亦由15年的4%,在几年后一直升上至双位数字的比例。Ken认为,这些推广活动成功,亦足证他一直相信要推销就应先让产品区内普及的理念成立。
但在过程中,Ken亦遇到不少挑战,到底这些挑战包括哪些方面?而Ken在事业上发展得非常成功后,为何又会决定移民澳洲?更多内容请收听足本录音访问。
READ MORE

【首個工作假期即成功移民】香港人「一擊即中」有何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