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从事麻醉科医生的陈熙文(Heymans),因为专业认证的问题、以及希望支援目前已全职工作的太太,在离开香港前已有计划暂时不工作。
「其实我目前对寻工亦抱住有点『随遇而安』的心态、亦不算十分积极地进行。」
「首先是牌照的问题,因为我的麻醉科医生牌照是『香港牌』,因此我在澳洲并不是一个(合资格的)麻醉医生,而要转换牌照涉及的程序亦相当困难,我亦没有十足把握能成功,因此我亦未有此打算;未有牌就不能开始寻工;」
「另外,工作机会方面,麻醉科医生不论在香港或澳洲都是很多人想做的职业,竞争相当剧烈,而外来的人要加入如此吃香的行业亦相对困难;」
「另一方面亦是出于家庭方面的原因,移民澳洲后太太已开始工作,而她未来亦有进修的打算,加上要工作是轮更制,有时她晚上亦要工作而不在家,所以请需要有人在家照顾小朋友。因此家庭方面目前亦不容许我全职、甚至要到离开屋企,飞往偏远地区工作。这些亦导致我暂时未有积极寻工的打算。」
而另一位在香港时从事软件开发的邓景文(Lewis),则因签证问题而令寻工变得困难,亦因此而开啓了他当全职爸爸的角色。

Source: "Earlier" by kizzzbeth is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我的处境比较得别,首先我最初是以探访签证前来澳洲,本身己是不能在澳洲工作,当时我亦尝试递交工作申请,但根本没有人会请。」
「而我来到澳洲后才开始申请PR(永居签证),并获发一份临时过桥签证,其实之后我亦试过寻工,但亦有超过一半的寻工代理会直接向我表示,要我有永居签证后才找他们。所以我亦未算太积极寻工。」
READ MORE

工黨冀簡化簽證手續 專家:增加移民對低失業率影響不大
不过,对于两位港爸现在对照顾家庭的工作有全新的体验。Heymans指自己以往作为医生一直专注在事业上的新发展,现在全职照顾家人亦是一种新尝试。
「因为其实住家男人亦不是一份容易做的工,在家照顾小朋友其实亦有好多东西要学,亦要学习有技巧地完成任务,这些有时不比工作容易,因为工作你做惯了就不会觉得太困难。」
「虽然我亦不多不少会有华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但若你问我是否很重要,我会觉得这亦视乎你身处的社会,我觉得若在香港这个观念会比较强,因为在香港作全职的住家男人,我相信社会对你的标签会更大;」
「但在澳洲—在没有菲佣姐姐的前提下—始终自己照顾子女的需要会更大,我见到在澳洲有不少儿童都是由爸爸照顾,因此在这里,社会的标签会相对较小。」
而Lewis则指,单是学烹饪、已是学不完的功课。

Source: "Work-at-Home Dad" by REGUSmedia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D 2.0.
「我到澳洲时是疫情期间,因为之前我在香港亦已变得在家工作的模式,好多时亦会在家煮食、或分担照顾家人的工作,现在只是时间分配上会有不同。」
「但煮食并非一学就会,有很多不同技巧要学,加上要好好照顾家人其实亦并不容易,在澳洲房屋面积亦更大,又要打理花园,会学多好多东西。」
READ MORE

SBS陪你學英語!
Lewis及Heymans的家人均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工作,但对于Lewis而言,虽然他相信失业问题只属暂时性,但有时难免亦会感到自责。
「其实我来到澳洲的头半年是非常愉快,每天下下㕑、陪小朋友玩耍,时间亦过得很快,但半年后我发觉,当太太要返工,但自己一个要留在家中,就会感到失落、会出现心理上的压力,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太大贡献。」
「太太没有给我压力,我的压力主要来自自己。因为太太是澳洲公民,所以很快就找到工作,所以,其实我亦预了有一段时间做住家男人,亦已有此心理准备,唯一不知只是这段时间的长短。」
「但其实仍是会有压力,因为你始终会希望自己在家中有贡献、虽然照顾家庭本身亦已是一项贡献。」
新州临床心理学家马信诚(Noris)向本台表示,普遍而言男性在移民往往较其异性伴侣更难立即找到工作。

Source: Flickr/evygee
「移民男士如果去到一个语言文化不同的国家,通常有两个特质,首先男士学新语言的能力,一般而言会被女士弱;」
「另一个男士的社交适应性亦会较弱,当然这亦因人而异,有男士可能非常长袖善舞,但总体而言,若将男女作比较,女士在移民后容易寻工的原因是她们往往较易放低身段,又或比较容易与其他人打好关系,以及语言的适应力强;相反男士在这些方面会较困难,」
「但重要的是,男士们应用采取一种新时代的思维,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过往社会较动荡时,一般会认为女士就不应抛头露面以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在此基础上,男士就当人不让、一定要担起出外觅食的责任。」
READ MORE

【澳洲避風港】移民律師:工黨政府有權修改 無需國會審批
马信诚亦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已渐渐失去其社会的认受性,他亦估计「住家男人」将越来越普遍,建议男性可以用平等、以及更睇谅另一半的心态去面对,会令他们更容易适应这个角色。
「而从国际的大趋势而言,全职住家男人现在已是很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见到一些较早发展的国家—例如北欧的瑞典、挪威,当男女已变成同工同酬后,好多时亦会有男性选择在家照顾小朋友或家中的需要。」
「所以我觉得在将来的发展上,好有可能会出现更多住家男人,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我预计可能好快亦会离开历史的舞台。」
「但当代社会—例如在澳洲这个比较法治的国家—已是比较安全,而同时女士已经受到良好的教育时,大家平分家庭收入其实已是一个大潮流、大趋势,所以,大家可以更轻松去看待,不需要被传统的家庭角色去将自己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