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将这类含酒精的消毒液体存放在车箱内,会存在爆炸隐患。尤其是澳洲的炎夏即将来临,大家要特别留意。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探讨一下炎热的车箱内,为何不应存放酒精搓手液。
READ MORE

【專家話你知】孩子誤服搓手液怎辦?
随着疫苗接种人数上升,澳洲国民的开关期望,似乎露出一线曙光。但综观最近各州份每天的感染个案,大家还是先做好个人及家人的防疫,保持个人卫生,免受感染为上策。疫情令大部份澳洲居民都习惯携带含酒精搓手液岀街,甚至放在车箱内。但澳洲夏天炎热,熄匙后的车箱温度比车外更高!易燃液体在阳光直射下会爆炸!若含酒精洗手液不小心漏出时,刚好在汽车狭小的空间中蒸发,很有可能会引起爆炸。
其实去年曾经就发生过相关事故。美国威斯康星州西湖区有一辆汽车的车内温度达到35°C的高温,含酒精搓手液突然着火,司机座位的侧门遭到严重烧毁。液体泄露所产生的蒸气,在过热的车箱中会形成可燃的环境,按压式的泵瓶将构成更大的风险。如果这时候正好发生静电,如有人在车内穿的衣服容易产生静电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将含酒精洗手液放置于车箱内,除了有引起爆炸的危险外,还可能会降低其功效。因为如果酒精蒸发了,洗手液的效率就会降低,因为主要是酒精成分才能够杀死细菌。
当阳光照射进车内,车箱内短时间升温,然后将温度传到车内空气中。一项刊登于《Temperature》的研究显示,如果车外温度高达摄氏35度,在阳光下曝晒1小时,仪表板附近的平均温度会高达69度,方向盘附近是53度,座椅则是51度,整体车内的温度则是47度至60度。这么高的温度,除了含酒精洗手液可能发生危险外,还有五项物品也可能自爆或丧失它原本的功效:
1. 打火机
当温度高达摄氏50度以上时,打火机塑胶外壳和金属头会难以承受温度而膨胀、产生压力,进而爆裂、引起内部的液体燃烧。最好不要放在车内。
2. 药物
一般药品都会建议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温度约20~25度,高温会使药效丧失、变质。例如心绞痛、胸闷、胸痛的救命药物「硝化甘油片」,遇热药效就会降低,可能在紧急的时候无法充分发挥功能。
3. 防晒用品
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皮肤科医生白兰特(Fredric S. Brandt)指出,只要超过摄氏25度,防晒乳的成分就会被破坏,防晒效果会降低。
4. 手机电池/充电器
在超过摄氏35度的环境中,会永久降低电池的蓄电量,且高温也可能使记忆卡、电路板、镜头受损。除了锂电池,一般常用的电池也可能因为高温导致变形或渗出液体。
5. 碳酸饮料/酒
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指出,啤酒经紫外线照射,温度升高后,酒中的氨基酸会产生化学反应而老化、变质和产生异味。有气泡的饮料,也会因为高温膨胀,瓶身可能爆裂。
READ MORE

【囤積4千8百卷廁紙】未能轉手要求退款遭拒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