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促加薪以抗教师流失】 业界恐倡议令人忽视「真正问题」

代表教師的工會組織—「新州教師聯會」(NSW teacher Federation),最近在其宣傳運動中要求政府要馬上處理新州教師日後將出現短缺的問題,但有本地教師及學校前管理層成員均擔心,宣傳運動中強調為教師加薪的倡議,反而會令教師目前面對的真正挑戰被忽略。

代表教師的工會組織—「新州教師聯會」(NSW teacher Federation),最近在其宣傳運動中要求政府要馬上處理新州教師日後將出現短缺的問題,但有本地教師及學校前管理層成員均擔心,宣傳運動中強調為教師加薪的倡議,反而會令教師目前面對的真正挑戰被忽略。 Source: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代表教师的工会组织—「新州教师联会」(NSW teacher Federation),最近在其宣传运动中要求政府要马上处理新州教师日后将出现短缺的问题,但有本地教师及学校前管理层成员均担心,宣传运动中强调为教师加薪的倡议,反而会令教师目前面对的真正挑战被忽略。


「新州教师联会」(NSW teacher Federation)在上个月联同州内数千名老师一同啓动这个名为More than Thank(不止感谢)的倡议运动,希望政府关注教师目前的工资及工作量压力问题,宣传亦提及8 月 25 日至 9 月 4 日期间对 4190 名成员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

  • 95% 的教师及校长表示目前教师短缺是一个重大问题;
  • 93% 的受访者表示其学校难以招聘临时教师;
  • 51% 的人表示其学校有长期或临时职位空缺;
  • 60% 的人说他们在某个时候被要求教授自己专业领域以外的学科;
  • 亦有 22% 的人表示,他们前正教自己专业以外的课堂。
联会又预计,因为工资过低及及工作量压力,有八分一的新州教师,将会未来在 6 年内离开教育行业。

但有从事教育管理行业超过二十年、新州学校Pacific Hills Christian School前助理行政经理吴潘宝珠(Lily Ng)向SBS广东话节目组表示,教师的薪酬其实并不少,但若工会再要求加薪,将可能会令,最漠视教育界目前面对的真正问题。

「我的儿子及不少朋友均为教师,而我很少听到他们会不满自己的薪酬,而他们的人工起薪点经已不低,加上每年均有薪酬调整(Step increased),头八年他们平均有5至8%的人工加幅,而最近十年来亦少有其他行业可达至这个加薪幅度,所以薪酬对教师并非一个大问题。」

「目前教师面对的最大问题反而是严重的工作量,因为最近教育当局要求教师在备课及教书以外,教学报告及改验倦等工作外,他们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的行为及情绪,令他们在要花更多时间,在行政及写报告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令他们的压力增加。」

「例如当局最近亦要求,他们要将每一堂所教的东西、如何教授等资料,他们都要逐一写在报告内,当局正将上述这些䌓覆及花时间的工作,强加在老师身上,而教师本身的使命是教学,他们亦并不介意花时间教导学生,但他们最介意是不断增加这些无谓的文书工作。」
在新州某公立学校任职多年的语文老师王Sir(化名)亦同意,增加薪酬对消除目前教师面对的压力是毫无帮助。

「加薪当然无人会抗拒,但我觉得,若想以调升薪津来吸引新教师入学,未必会是一个会成功或正确的方向。」

「一般老师并不一定是因为人工、反而往往是因为有做教师的抱负而入行,若要以人工吸引教师,我认为是离题、亦未必一定会符合教师或未来教师的需要。」

「我个人的看法是工会的倡议,其实反映他们没有更好地资询教师以了解他们面对的问题,而他们认为加薪是教师的意愿,当然估计亦会有部份同事欢迎,但加人工与我们面对的压力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仍然要面对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压力,给人的感觉是可能想用钱去安抚教师,但实际环境却没有改善。」

「我们亦见到工作量近年有实质的增加,例如老师上午八时至三时要教书,而一个全职老师放学后还要为明日的课堂备课,而现在我们学校正开始要处理学生的教育报告,老师亦要抽时间去写,加上还要改卷;」

「同时,每年某些时候,教师要完成一些同我们的工作无关,但却由政府当局要求我们做的文书工作,以满足对方的要求,而一天的时间有限,我们有时想要做好自己本份的时间亦不足够。」
而联会的倡议亦提出,Lily认为,虽然新州教师的辞职比率,目前并未构成主要问题,但业界仍担心,在过去几个月,因为新冠疫情及疫苗要求,平均每间学校都会有两至三名教师,会因为未打针而有机会失去工作。

王Sir曾指,他自己并未考过辞职,但因为工作量等其他压力,令他逐年渐感身心疲累。不过,与他同校的教师,辞职问题亦并不严重。

但Lily提议,相比起加薪,教师真正需要的,是有更多资源帮他们处理其他校务的问题。

「其实教师宁愿政府投放更多资源及资金,投放在学校日常运作的工作之上,例如请更多校师助手或教务处的职员,去帮助他们处理校学以外的额外工作。」

而Lily亦认为,本地的教育系统有需要改革,但要从教师的形象及全面的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才能解决教师未来可能会出现短缺的问题,及吸引更多教师入行。

「首先我们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才吸引到更多有抱负亦有能力的教师,而唯一方法,就是要对教师的质素与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在澳洲大学读教育,HSC的入学分数要求不像医科,你要有很高的分数才能入读,但教育则只需要很低分,差不多仅仅合格亦有机会。」

「变相有不少人可能会认为教师行业容易入,而只视之为一份很舒服的工作,又可以享受学校假期。但这些都只是假象,教书是辛苦的...教育工作也很神圣;但由于入学要求低,往往亦吸引了不少不适合教书的人做教师。」

「另一项问题,就是即使在教师入行后,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亦久奉;甚少有一些权威人士或者教育专家,会走入课室参观老师教书,然后作实质性的评语及为教师提供指导。」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