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伊斯兰恐惧症」歧视行为?

Hate crime stock

Source: Press Association

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四份一澳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严重歧视,包括曾经被人冠以花名及被人不尊敬对待,频率达到最少每星期一次。与此同时,一份报告亦指出,针对伊斯兰信徒的歧视行为及攻击,数量在过去数年录得上升。究竟目击者一旦遇上有关事件应如何作出应对?余睿章在今集「时事百宝箱」为大家探讨。


2019年11月,澳洲伊斯兰恐惧症登记处发表第二份两年公布一次的《澳洲伊斯兰恐惧症报告》,分析了2016-17年期间登记处接获汇报的349宗伊斯兰恐惧症事件。

结合第一份报告公布的数字,登记处合共在四年内记录了592宗在网上或面对面发生、针对伊斯兰教及穆斯林的偏见、仇恨及非理性的恐惧的事件。但事实上,数字所呈现的却仅是问题的冰山一角。
查尔斯史都华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伊斯兰研究与文明中心高级讲师尔纳(Derya Iner)博士及伊斯兰研究学系副教授奥扎尔普(Mehmet Ozalp)表示,两份报告明确揭示,澳洲确实存在伊斯兰恐惧症,而且亦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当中绝大多数的遇事者均属女性,主要原因是她们头戴头巾而容易被人辨识为穆斯林。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恐惧症事件不仅继续定期发生,发生的次数及频率更有所增加。
一些有人看管的公共场所(如购物商场、火车站及其他人多挤迫的地区)较无人看管的地点,发生歧视事件的次数高出六成,较上一份报告公布的数字增加30%。其中,购物商场是最经常发生伊斯兰恐惧症事件的地点,占所有有举报事件宗数的25%。

这可能是由于人流多的公众场所一般给予公众更多接触穆斯林的机会;但显然公共场所的闭路电视、人群及保安员的存在,并未有阻止歧视性行为出现。
Islamophobia
Source: Pixabay
学者表示,在澳洲,仇恨罪行被起诉的机会相当细小,加上目击事件的旁观者甚少作出干预或介入以及社会普遍对伊斯兰教的负面观感,犯事者似乎因此变得胆大妄为。

但事实上,公众舆论是防止此类型事件发生的最重要因素。若伊斯兰恐惧症事件目击者愿意插手介入,将极有效地制止犯事者及其他心存类似仇恨情绪的人士作出冒犯性行为。
故此,若在公共场所目击针对伊斯兰教信徒的歧视行为,首要的应对方法就是直接向保安人员举报,保安则可将肇事者带离现场。此外,目击者亦可向警方及伊斯兰恐惧症登记处汇报;事实上,由目击者举报的个案占所有面对面发生的案件41%之多。

除此以外,目击歧视行为发生亦可安慰受害人。一般而言,受害者遭遇伊斯兰恐惧症事件后均会受到非常大创伤,亦会感到被人嘲笑及极之失望。目击者可向受害者微笑,并向对方说:「不要担心,这里是一个属于你的国家,就像其他所有澳洲人一样。」

最后,目击者亦可作出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身处在现场的人士若能作出干预及制止,并给予受害者支援,作出歧视行为的肇事者很快就会停止进行攻击、离开现场。
What to do if you witness racism on the bus
Source: All Together Now
另一方面,警察的协助亦是解决有关事件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大部份受害者均表示,即使有关事件不会招致刑事起诉,当有警员表示对他们的情况有所理解,他们都对澳洲及支援机构充满信心并感到安慰。

但尽管如此,在一众向警方报告的22%伊斯兰恐惧症个案中,只有一半事件获派警员前往现场处理情况;而在部份情况下,警方更表示,澳洲保护言论自由,因此他们均对此无能为力。

此外,在所有有警察介入的案件中,亦只有11%的事故得到警员具有建设性的应对,包括安抚受害者。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