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民族社区广播及出版印刷事业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据称可以追溯至于1848年首度出版的英文德文双语报章《德国邮报》(Die Deutsche Post)。其后,商营民族社区语言广播机构在1930年代兴起,并在20世纪中期急速发展,直至70年代达致繁盛时期,特别广播服务(SBS)及其他社区电台相继成立。时至今日,SBS以及全国超过100个社区广播电台机构合共以超过100种语言制作节目,同时亦有不少民族社区媒体以英语进行广播或出版印刷品。
与主流印刷媒体相同,民族社区报章几乎难于得到政府的直接资助;他们所倚赖的是广告赞助收入及偶尔收得的少量拨款或捐款。而民族社区语言广播的经费来源则可分为两类,其一是透过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及同时倚靠广告收益的SBS特别广播服务公司,其二是透过联邦政府有份资助的社区广播基金(Community Broadcasting Foundation)拨出款项运作的社区民族广播机构。代表澳洲民族社区广播机构的全国民族及多元文化广播委员会(National 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Broadcasters’ Council)表示,自由党联邦政府自2013年起冻结民族社区广播事业的资助额,令媒体机构损失近100万澳元经费,约占业内机构整体收入两成之多。
2019年大选前,政府在过去四年内向社区广播机构拨出1,200万元的巨额款项,但拨款并非专门针对民族广播事务,而是用以协助社区广播电台更新设备、转换至数码制式进行广播,并以英语制作本地新闻资讯及培训广播机构管理人才。全国民族及多元文化广播委员会认为,不少民族社区广播机构都正面对不稳定的融资环境,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专属资金拨款、过渡至数码广播的所需成本及社区广播基金的拨款申请过程甚为复杂。
民族社区媒体一向被认为是为一些怀念原居地的移民而服务,甚至被视为种族隔离的危险根源。但阿得雷德大学媒体学讲师巴德里克(John Budarick)表示,这观点忽视了民族社区媒体在促进移民成功定居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指出,多元文化媒体能促进第一代新移民及移民后代对本地社区的归属感及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同时亦能将民族社区及其他澳洲社会群体互相连结起来。与此同时,在更为实际的层面中,民族社区媒体亦是重要讯息的沟通来源;尤其是需要传播医疗保健计划及移民法例改革等重要资讯之时,民族社区媒体机构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ource: SBS
这并不代表移民选择逗留在他们所属的母语社群之中。相反,移民需要得到与他们文化背景有切身关联的定居资讯,以协助他们在澳洲这个多元文化社会安定生活及发展事业。民族社区媒体所提供的资讯能充份满足所属群体的特殊需要,譬如为苏丹裔移民提供投票或税务制度等资讯,或为年长德裔社群讲解老年护理服务的改革详情等。这些都是一般主流媒体由于针对的对象较为广泛,而无法做到的。巴德里克强调,纵使多元文化媒体的运作成效未必能以经济角度量度,但这些媒体机构对民族社区新移民的贡献却是不容忽视的。

A view of Federation Square in Melbourne. Source: SBS
READ MORE

專家:澳洲民主不與 WeChat 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