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更易出现心理精神问题 「你」或在其中!

Portrait of a poor little thailand girl lost in deep thoughts, poverty, Poor children

Portrait of a poor little thailand girl lost in deep thoughts, poverty, Poor children Source: iStockphoto

研究人员发现有移民或难民背景的不少年青人在精神健康问题方面亦更为脆弱。 有人认为度身订造的精神健康服务急切被需要以帮助他们应对。


一份新研究报告发现来自移民和难民背景的年轻人需要更专业的精神卫生帮助。

专家呼吁提供适当,有效和具有文化意义的服务和疗法。

这是进行青年心理健康研究的Orygen 与多元文化青年中心合作两年的结果。

Orygen 政策顾问贝克(David Baker)认为移民及难民经常面对独特的挑战,这使他们比其他澳洲人更容易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

贝克说,有很多的途径让年青人前来澳洲,这些途径会影响他们的经验。一旦他们来到这里,就意味他们需要在一个新国度定居及面对新的文化。这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当移居海外,原有的支援网络可能会中断,这些群体更可能难以适应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出现语言障碍,面对种族主义和歧视情况。

很多人在抵达澳洲之前更曾经历创伤。

过往的个人经历可能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增加他们死亡的风险。

多元文化青年中心的执行主席瓜拉(Carmel Guerra)表示年青的难民及移民在使用精神健康服务时面对不平等的问题。

瓜拉说,这些群组中的整个心理健康状况,在30岁下,每两名年青人中就有一位出现尚未能确认的隐患。这些隐患未能被介定,是因为它在我们的精神健康系统中尚未可见,乃未纳入统计数据中。因此,不少人认为他们并不需要这些服务。然而,今次与 Orygen 合作的报告显示在平静的表面下,问题正在酝酿中,而他们不再作出任何措施以解决,问题将会爆炸。

瓜拉女士认为在大流行期间,问题恶化,更多年青人报告表示感到不适、孤立及寂寞。

该报告提倡以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方式以帮助人们,以达致心理精神健康。而西方一贯的治法则被认为过于个人化。 

瓜拉女士认为与社区建立联系对年青人十分重要,而在不同文化中,对心理、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令不少人不愿意寻求帮助。

瓜拉说,在不少社区,有讲法是「一个孩子由整个社区养育而成」,而在西方社会中,他们却认为孩子只关乎核心家庭。而这两种概念有所不同,发生冲撞。因此,当这群年青人要穿越到不同的世界时,应提供多于一种的方法给他们。例如,及早地与年青人互动、沟通,以帮助解决问题。用平日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与他们交谈。

瓜拉敦促以更具包容性及响应移民及难民背景文化的方式与他们互动。 

贝克认为在我精神健康工作者与年青人之间进行对话及建立联系至关重要。

贝克说,从政府到临床医生,各个级别都有不用的政策解决方案。对于临床医生,与年青人交谈,真挚地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很重要。而在服务层面上,他们接触社区及建立关系也甚为重要。但这需要资源,因此政府提供资助服务以使他们可以与社区连接,以支援年青人及为所有年轻人的心理、精神健康提供服务十分重要。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