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英国着名物理学家霍金,原本在21岁时被诊断只有数年额外寿命,但终在上周(3月14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他的科研成就不但流传后世,其奋斗故事更启发了不少人。
霍金在1942年1月8日出生,正值「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逝世300周年的日子,因此他早已认定自己是属于科学的世界。虽然霍金从事生物学研究的父亲,早年坚持希望儿子长大后从医,但霍金却将自己的目光及梦想投向天空,因此便开始了其解开宇宙奥秘的一生。他说:「自己一生的愿望是在死前揭开宇宙之谜。」
「I am damned if I am going to die before I have unravelled more about the universe.」
多年来,霍金在一个可能随时早逝的阴影下进行研究工作,试图解答有关生命的问题,包括宇宙起源、穿越时空、太空黑洞等,沉醉于份子世界及宇宙空间之中。墨尔本斯威本理工大学的天文学博士艾伦说,霍金对科学的贡献超越世界很多其他科学家。她说:「霍金当年非常努力进行研究,并取得多项突破,例如推断出黑洞由于自行释放辐射,因而实际上会在一段时间后蒸发。」她说,这个推断令人难以置信,但又印象深刻,其后被人称之为「霍金辐射」。艾伦博士形容,霍金的这项研究可谓一项壮举。
不幸地,霍金的智力与他身体虚弱的残酷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21岁时被诊断患上运动神经元疾病ALS,从此一生大部份时间都需要倚靠轮椅出入。而随着他的病情逐步恶化,霍金不得不透过语音合成器说话,并通过移动眼眉与人沟通。虽然当年医护人员诊断他只有数年寿命,但最终得以比原来的预期寿命存活多额外55年。艾伦博士表示,他坚强的斗志及毅力是令人鼓舞的。她说:「霍金多年来一直坚持下去、不断奋斗、学习、研究、对抗病魔,甚至出席公众活动场合,是需要很多力气。」她说,霍金坚强的毅力实在值得大家向他致敬。而雪梨大学物理学教授塔海尔亦说,霍金即使面临极大困境,但他依然没让困难阻碍其工作。他说:「霍金成功在一个非常艰巨的学科中进行其研究,而且其贡献亦相当巨大。」教授指,霍金的身体状况令他不能拿起纸笔进行运算,整个过程都需要在他自己的大脑中进行。他说,这更加突显霍金本身令人难以置信的优秀智力,更充份证明病情无阻他继续进行研究的决心。

British scientist Stephen Hawking (L) and his daughter Lucy Hawking (R) arrive on the red carpet for the 2015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Source: AAP
1988年,霍金出版了一部名为《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的书籍,令他更广为人认识;该着作更连续237周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中榜上有名。他其后更在《星空奇遇记(Star Trek)》及《阿森一族(The Simpsons)》中参与客串演出,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霍金得出的理论经常引起科学界极大回响及辩论,而他自己的私人生活亦曾触发争议。1990年,他与妻子王尔德离婚,并在五年后与其中一名照顾他的护士梅森结婚。但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却依然是霍金的聪明才智,以及他对不同科学研究的贡献,包括开展寻找高智慧外星生物的科学研究。艾伦博士表示,霍金对研究科学知识的贡献,令他成为了一名英雄。艾伦博士说:「有不少聪明机智的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都不能够清晰地解释他们的研究。」因此,艾伦博士认为霍金不但拥有聪明的才智,亦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做好其工作,实在可谓是一名英雄。

British astrophysicist Stephen Hawking in 1989 at the age of 47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AP) Source: AAP

This photo provided by Focus Features, LLC shows, Eddie Redmayne, as Stephen Hawking, in a scene from the film,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rce: AAP
这名英雄用尽毕生时间探索宇宙太空,霍金的灵魂目前已在星际之间漫游、展开无穷无尽的寻根之旅。
「Space, here I come.」
观看纪录片:《Stephen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Mine》
[videocard video="15561120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