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象征和平,但「天鸽」却造成灾难。上星期,强台风天鸽吹袭广东省,包括香港及澳门,造成十多人死、数百人受伤。美国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名句:「只有当潮退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虽没有穿上泳衣。」面对相同的台风,香港及澳门却经历两个不同的命运,突显出同属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实际上是一个现代版双城故事。
任何地方出现恶劣天气,首当其冲的便是气象局被批评预报机制参差。澳门气象局本已恶名昭彰,近年多次发生没有发出预警的海水倒灌、延误发出暴雨警告等的情况;是次台风吹袭中的应对工作更受市民猛烈抨击。星期三清晨5时,香港天文台经已发出八号台风讯号。然而,风势相若的澳门,则直至上午9时许才宣布悬挂八号台风讯号;此时,大部份市民早就出门了跟风暴搏斗,有些已经抵达工作地点的更被逼滞留,未能回家提高防风措施。
暴风之下,整个澳门惨被蹂躏,多处地方出现水浸、塌树、塌招牌、窗户飞堕、道路不能通行;接着的是大规模停电停水、电话及网络中断、电台广播受影响。澳门不少家庭进入叫天不应、叫地不闻的状态,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但另一边厢,网上流传一幅相片,清楚突显澳门人的无奈:图片上半是路氹城多家赌场酒店灯火通明,但下半则是路环石排湾公屋群,完全漆黑一片。原来,赌场有后备电,以保证赌场24小时能无惧风雨照常运作。过去十年,澳门经济发展惊人,这个人口仅有65万人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稳坐全亚洲第一,本地居民的收入中位数已经跃升至每月18000元澳门币,即2800澳元。甚至,澳门曾是中国领导人力捧的对象,甚至明示暗示下,通过力赞澳门来贬低香港。澳门赌业经济表面风光,但澳门人的生活质素又是怎样?
当年,澳门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城,一跃成为赌场收益超越拉斯维加斯、每年接待三千万游客的知名旅游城市,可谓名利双收。但过多游客、过多赌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已令不少澳门人的生活质素大不如前:买不起房屋、交通大挤塞日日如是,及受不了的通货膨胀。非常讽刺地,在如此富裕的今天,不少澳门人在怀缅殖民时代经济萧条的日子,全因当时澳门虽不富裕,但生活简单舒适。面对民怨,澳门政府一再以短期福利为民间止痛,包括已经持续了十年的「派钱计划」。没错,「派钱」的确能即时化解民怨,但稳定民心的效果已逐年降低。风暴后,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引咎辞职,而行政长官崔世安亦代表政府向市民表达歉意;但一句对不起,是否真能解决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