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连锁超市宣布在未来一年逐步停止派发胶袋,改为出售可重复使用的胶袋。事实上,南澳、塔州、北领地及澳洲首都领地早已禁用胶袋,而昆州亦将于明年七月开始推行禁令,令全澳未有实施有关法例嘅州份剩下新州、维州及西澳。根据其他地区的经验,虽然停用胶袋的政策,能有效减少一次性胶袋的数量,但不少人亦改为使用更多可重复使用的胶袋,令问题未能真正地得到解决。
自1902年维也纳工厂使用化学品聚乙烯,发明了制造简单而且使用方便的塑胶袋,一百多年来为全球的人类带来方便,亦为我们带来沉重的代价。据统计,全球每年的胶袋产量约为一亿吨,当中每年废弃胶袋的重量大约占15%,即1500万吨。在英国,在实施胶袋收费前,英国七大超级市场一年派发70亿个胶袋,总重量达到6.1万吨。至于澳洲,现时每年的塑胶袋使用量亦达到70亿个以上;假如包括其他包装食物的胶袋,澳洲每年的胶袋使用量则会高达140亿个。单在新州,217家超市每年用作包装新鲜蔬果的塑胶薄膜及包装材料高达230吨。
制造大量塑胶袋,除了造成浪费外,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有调查显示,澳洲污染海洋的垃圾中,有80%属于塑胶制品。另外,据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以及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指出,现时有超过60%海鸟的体内存有塑胶制品;调查人员预料,到2050年,有关比例可能先至99%。研究人员保守估计,每年有超过十万只海洋生物由于被胶袋缠住或误食塑胶物料而死亡。
除此以外,究竟如何处理废弃的胶袋,至今依然是环保工作的难题之一。由于塑胶袋无法在堆填区自然分解,焚烧的话又会释出大量有毒物质,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损害肝脏及脑功能,导致肝病甚至癌症;因此现时两个主要处理废弃胶袋的方法,都似乎并非最佳的处理模式。虽然有部份国家会将胶袋回收再利用,但在加工的过程中仍然会释出废气,污染环境。
有见及此,多个国家多年来已相继限制胶袋用量。英国、日本及美国通过胶袋征费,或积分折扣奖励等方法,鼓励顾客自备购物袋。在南韩,有商场以100韩元提供购物袋;消费者将购物袋用至残旧的时候,可以以相同价钱向商场售出购物袋,或以旧换新。韩国在1999年实施胶袋禁令后,胶袋用量减少了60%。至于中国大陆在9年前开始限制胶袋用量,累积减少使用了140万吨塑料购物袋。
然而,「限制塑胶」变成「买卖塑胶」的现象却不容忽视。举例说,在法国及中国,实施限制胶袋的政策后,真正不提供胶袋的超市其实不多,大部份只是将免费胶袋改为收费。在中国,有不少商场及购物中心每年仅出售塑胶袋便能赚取成千上万人民币的盈利。有澳洲人作过统计,本地超市假如将现时免费的胶袋以三仙的价格出售,每年便可节省超过1.7亿澳元的成本;而假如超市以一毫半仙的价格出售可重复使用的胶袋,更可每年赚取高达7100万澳元。有人因此认为,与其说胶袋征费的做法是出于支持环保,倒不如说是超市节省成本甚至提高收入的渠道。
有专家指出,较为环保的胶袋替代品生产成本过高,是令现有塑胶袋使用量一直不能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制造环保购物袋的技术至今仍然不够成熟,一些有机材料所制成的购物袋,仍然含有有害的化学成份。看来要做到完全环保,仍然有一大段距离。